网贷平台忐忑迎考 深圳将出台备案后续时间表

2018-04-10 02:41 | 来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2013年肇始至今,经历五年野蛮生长,2018年P2P网贷行业迎来史上最严大考。

   从2013年肇始至今,经历五年野蛮生长,2018年P2P网贷行业迎来史上最严大考。
 
  2017年底,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以下简称《通知》),对P2P网贷行业前期的整治工作进行验收。通知要求,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区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备案。
 
  据网贷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累计达6067家,累计问题平台达4042家,在运营平台2025家。广东平台数量在全国高居榜首,超过1000家,在运营平台405家。其中,深圳占比超过70%,成为备案任务最艰巨的地区。
 
  “大家心情除了忐忑还是忐忑,除非是备案确定性较大的平台。”一位不愿具名的在深网贷平台管理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坦承。据他估计在深备案确定性较大的平台一定不会多,“最多几十家”。另一位接受采访的网贷人士也认为“最多不会超过30家”。
 
  据网贷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8年2月深圳地区网贷平台成交总额为306.77亿元。面对总量如此庞大的网贷平台,地方监管部门又会如何应对?日前时代周报记者联系深圳市金融办,对方回应表示,针对6月底以前完成不了备案的大平台会制定后续时间表。目前已有一个大致的计划,但具体内容暂不方便透露。至于出台时间未定,但肯定会赶在6月底之前。
 
  存量大标和存管问题是重点
 
  距离去年6月金融办入场检查将近一年,网贷平台万盈金融已对照深圳备案管理办法中列出的硬性条件完成整改,静静等待地方监管部门入场验收。
 
  作为这家国资系网贷平台的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过去一年姚冬娜倍感煎熬。“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备案,其他事情都停下来了。”但她表示现在还是不敢松懈,因为还没有正式通过备案,“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对P2P网贷平台来说,能不能通过备案直接决定能否继续生存。但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时间过于紧张,多数平台难以在6月之前满足银行存管和解决存量大标这两个硬性条件,因此也难以在6月顺利通过备案。
 
  以深圳体量最大的老牌网贷平台红岭创投为例。3月25日,其董事长周世平在《2018年,红岭创投的自我革命》一文中“自爆”:去年已经回收现金将近20亿元,目前仍然有超过50亿元的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
 
  “对存量资产的处置时间不够,这是很多大平台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上述在深网贷平台管理人员指出。
 
  另一个“难关”是银行存管。《通知》要求备案网贷平台必须对接银行资金存管,同时要求银行必须测评过关,才能拿到对接网贷平台资金存管的“入场券”。眼下,银行正在接受银监会系统测评,在第一批白名单公布之前,平台对存管银行的选择谨慎。另一方面,随着网贷平台备案期限临近,加上此前一些接入平台存管的银行曾有“爆雷”,导致银行对平台的选择也更加谨慎。
 
  “这个时间节点确实非常尴尬。尽管平台希望尽快接入银行存管,但不知道该选择谁。双方的需求很难匹配。”姚冬娜说。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截至4月8日,全国在运营的2025家网贷平台中,已接入银行存管的平台仅614家。
 
  正是考虑到银行存管目前的尴尬现状,深圳针对备案管理登记办法中提出的银行存管“属地化”要求做了松动。“监管方对平台提出的要求是‘存管首要,属地化最优’,但眼下这个时间节点,完成银行存管并不容易。”姚冬娜认为,形势明朗估计要等到这个月第一批存管银行“白名单”出来以后。
 
  半路杀出的“29号文”
 
  正值2000多家网贷平台挤破头皮赶考之际,一份剑指互联网平台开展资管业务的监管文件公布,为6月的平台备案再添惊险。
 
  这份文件的全称是《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29号文)。“29号文”称,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管业务牌照或资管产品代销牌照,否则应明确为非法金融活动。未经许可开展的存量业务最迟于6月底前压缩至零,否则将被定性为“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且被取缔,面临注销电信经营许可、封禁网站、下架移动APP、吊销工商营业执照。
 
  这意味着在平台备案中又增加了一条硬性规定。上述业内人士估计,这条硬性规定会卡掉一大批平台的备案计划。据他透露,一些赴美上市的网贷平台同样存在资管计划问题,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目前来说,做这类业务的基本是一些银行系或者金融系背景的互金平台,或者其股东或者母公司有完整的金融牌照,这类平台占资管销售业务超过8成以上。”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分析。
 
  而这类产品的交易结构一般是,先用关联保理公司在线下形成“资产包”,再转到地方性金融交易平台“加”一个交易结构,形成一个所谓的“金融产品”再放到互金平台进行销售,有的还会再套一个金融机构的通道。
 
  徐北认为,由于这些平台代收高、单笔金额大,所以“一刀切”在6月30日前全部压缩清退,其影响会很大。“个人觉得基本不大可能完成,估计最后只能全面转成线下操作。”
 
  在姚冬娜看来,此次提出的监管要求虽然严格,但实际已在一些业内人士的意料之中。“不会觉得很突然。由于去年下半年出台了资管新规,要求线下从事资管业务必须持有监管部门颁发的牌照,此次只不过把严监管范围从线下扩大到线上。从监管趋势来看,这是毫无疑问的。”
 
  相比做小额消费贷款的网贷平台,资管公司涉及的金额更大,风险也大幅提升。加上投资者和资管公司签订的是委托投资协议,对应的不是某一个产品,因此对资金的投向不清楚。“这种模式一旦转移到线上,会有更多手段去规避监管部门的一些限制。加上目前互联网金融线上发展得很快,线上范围的扩大很可能导致风险无法控制。这也是监管层要将线上资管业务纳入严监管的原因之一。“姚冬娜分析道。
 
  “互联网平台进行定向委托计划、收益权转让等业务一直是一个监管盲区”,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在P2P业务监管明确之后,这类业务不允许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来操作,部分平台将上述业务进行拆分,有些平台则主打定向委托融资。徐北则表示,按照现在穿透式管理(资产穿透、交易穿透),口径较为严格,后续基本没有了操作空间。
 
  通过备案只为“卖掉自己”
 
  大考临近,前途未卜的情况下,网贷行业人人如惊弓之鸟。那些按照备案管理办法整改尚未到位的平台,都在抓紧时间准备。一些备案整改已经接近尾声的平台,则焦急地等待监管部门的后续消息。
 
  赶在清明节之前,万盈金融已经将所有的存量大标结清,目前正在准备一些验收资料。“但这段时间其实对平台的未来感到迷茫,因为无法预知备案后的市场环境。”姚冬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深圳金融办还没有启动入场验收,她很希望后续政策能尽快明朗。“哪怕是出一个备案引导流程,都好过现在没有任何明确信息。”
 
  一些凭借自身条件难以达到备案要求的平台,开始启动其他的自救措施。比如一些大平台收购小平台,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流大标。
 
  徐北透露,实际上为了达到备案要求,一些平台正在疯狂找优质小平台收购。“一类是代收太大的。比如××金融,目前代收500亿元,当地金融局明确要求压缩到400亿元以下,收平台主要是为了分流。一类是现有团队的业务品种很难匹配监管要求,比如×融网,已经在深圳、江苏等地入股4家机构,就是把大标分拆成多个100万元,在多个平台同时募集资金。”
 
  另一些平台则选择断尾求生。据姚冬娜透露,一些平台为了备案把自己大多数业务都砍掉了,这些平台铆足劲通过备案后的计划,就是“把自己卖掉”。
 
  姚冬娜表示,目前持这种想法的平台不在少数。因为事实上过了备案之后,如果是很小的平台,会因为业务量跟不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被淘汰。“业内大家目前的状态确实是有点短视,就是过了备案再说,基本是借步行步。但这也是无可奈何。”姚冬娜坦承。
 
  由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实际上后续“买壳卖壳”现象将很难避免。姚冬娜认为,目前,只有广州出台了具体的备案细则,规定要求P2P网贷平台备案三年内不能转让公司股权。如果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他城市跟进,估计备案完成后,市场上的网贷平台还会死掉一大批。
 
  “最后形成的市场格局可能是仅剩不多的几家大平台。”姚冬娜补充说,“这也可能是这类所谓类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铁律。”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