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 14:18 | 来源:消费日报网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统计局网站信息显示,2021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1%;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0...
作者: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叶慧超,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员,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博士。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统计局网站信息显示,2021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1%;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0.9%。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5%,环比上涨1.9%。
· 5月供需缺口达到疫情复苏以来顶点。
今年4月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尤其进入5月,LME铜、铝和锡价格都创出近十年新高。进入5月以来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需求稳定恢复,我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7%,涨幅扩大1.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由降转涨,上涨4.4%。我们整体判断今年PPI环比高点出现在8月,5月达到同比高点。随着海外供给的逐渐恢复,供需缺口在5月达到顶点,同时通胀预期下行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在三季度将迎来拐点。
·海外需求复苏延续。
海外需求复苏良好。今年以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疫苗接种+财政刺激,经济开始进入快速修复期,接棒助推大宗商品需求。截至6月8日,美国和英国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42%和41%,进一步接近群体免疫的目标,大大刺激了下游需求。5月28日拜登又宣布推出6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将通胀预期推升至顶点,虽然在两党斡旋下最终规模肯定有所缩减,但5月十年期美债隐含的通胀预期达到2.52%的历史高点。另外全球发达经济体5月PMI都明显上行,推升了经济
·猪肉价格拖累已经边际放缓
5月食品CPI同比上涨0.3%,环比下跌1.7%,边际上较上月都有所上涨。分项来看,肉类、鲜菜和鲜果价格已经出现明显分化,而粮食价格继续小幅上涨0.8%。5月猪肉C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跌23.8%,拖累食品CPI同比下降1%、拖累整体CPI同比下降0.2%;此外,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6%和6%。本轮猪肉下行受猪周期本身进入右侧阶段以及一季度由于疫情扰动削弱了下游消费需求所致,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通过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6月份第1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29.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4.7%,同比下降36%。目前发改委已经发文建立生猪保供稳价方案,平滑“猪周期”的异常波动,预计三季度猪肉价格将逐渐上升。
·线下消费受到局部疫情扰动影响。
5月核心CPI环比+0.1%,同比+0.9%,1~3月分别为-0.3%、0%、+0.3%,核心CPI持续向上修复。五一期间线下消费复苏进一步明显,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5.5%、1.5%和0.7%,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0.4%、0.4%和0.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9%。但受到安徽和广东局部疫情再度爆发影响,5月下行居民出行需求受到抑制,同时东南亚疫情再度影响居民海外出行意愿。
·整体通胀预计在11月到顶
本月PPI和CPI 剪刀差进一步拉大达到7.7%,显示经济体已经正式进入“滞涨”区间。我们的预测结果表明:2021年4月及以后PPI同比增速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在3季度末触顶后会略有回落。原先预计PPI9月达到9%被提前兑现,主要原因是“三黑一色”期货价格受到美国通胀预期拉动,从贡献度来看主要来自铜的拉动。由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受到低迷就业数据的掣肘,我们预计通胀预期将持续至二季度末,下半年将逐步回落,维持整体通胀的高点是11月的判断。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上游周期股预计在6月迎来本轮复苏高点,随后将向下游轮动。
免责声明:本报告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对内容(含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不做保证,报告中的观点、结论仅反映撰写者在报告发出时的设想、见解和分析方法应仅供参考。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