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踊跃申请IPO 多管齐下补充资本金

2021-07-08 08:43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作者:侠名 | [银行]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上半年已有3家银行成功登陆A股。日前,上海农商银行也启动了A股招股程序。与此同时,一些银行通过增发、配股以及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积极融资“补血”。......

        上半年已有3家银行成功登陆A股。日前,上海农商银行也启动了A股招股程序。与此同时,一些银行通过增发、配股以及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积极融资“补血”。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银行资本补充需求依旧迫切。

        多种方式融资

        日前,上海农商银行发布《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招股意向书摘要》,启动A股招股程序。该行此次公开发行新股9.6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发行后总股本为96.44亿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这意味着上海农商银行将成为今年第四家登陆A股的银行。上半年已有重庆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在A股成功上市,合计募集资金74.44亿元。去年全年,仅有厦门银行一家实现A股上市。

        截至目前,有13家银行排队申请A股IPO,其中广州银行、亳州药都农商行等12家银行审核状态为“已预披露更新”,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已审核”。

        此外,上市银行运用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工具融资“补血”。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通过增发合计融资403.8亿元,通过配股融资148.03亿元,发行可转债400亿元。

        发债热情高涨

        对于非上市银行来说,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则成为了“补血”的重要途径。自2019年首单发行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上半年,共有32只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合计3105亿元,发行主体多为城商行和农商行。二级资本债也是非上市银行补充资本的常用工具。上半年共有35只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合计1092.2亿元。

        兴业银行研究报告指出,一方面,大银行“补血”发力主要聚焦在永续债而不是二级资本债;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难度正在加大。

        资本补充压力犹存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3%,较上季末下降0.0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1%,较上季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51%,较上季末下降0.19个百分点。

        渤海证券分析师王磊表示,由于信贷投放规模扩大、非标回表等因素影响,银行业资本金快速消耗。下半年银行业整体仍然面临资本补充压力。随着银行业盈利能力逐步恢复,银行内源性补充资本能力有望加强,监管部门也不断出台政策拓宽中小行资本补充渠道。同时,中小行应加快自身经营模式转型,优化资产结构。

        兴业银行研究报告指出,从资产投放来看,上半年商业银行资产增速高位回落,资产增速下行对于资本金存在正反两方面影响,但投放不足导致利润短缺带来资本补充压力的影响相对更大。从分红情况来看,部分银行在二季度完成分红,也会对资本充足率(核心及全口径)的表现带来压制。

        报告还认为,进入下半年,银行资产增速回升,部分银行需要在三季度完成例行分红,资本补充需求依旧迫切。总体而言,目前的资本补充环境良好,利用好可转债、永续债两个主要工具,稳妥推进各层次资本金的增厚,将为银行未来业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1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