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11:13 | 来源:长江商报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4年,步长制药再度因商誉减值而陷入年度亏损。根据业绩预告,2024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亏损8.08亿元到4.28亿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
因为商誉减值,中成药公司步长制药(603858.SH)再现年度亏损。
根据业绩预告,2024年度,步长制药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约为-8.08亿元到-4.28亿元,同比盈转亏。
亏损,源于其10年前收购的子公司商誉减值,减值金额7亿元至10亿元。
2022年,也是因此商誉减值,导致步长制药当年亏损15.30亿元。
2012年至2015年,公司合计耗资63.45亿元高溢价收购了2家公司,形成了高达49.97亿元的商誉。
近年来,步长制药还陷入了“带金销售”的质疑。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7年以来,预计公司支付的销售费用在600亿元左右。这些费用,90%左右用于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等。但最终流向何处,外界很难查清。
与之对应的是,这几年,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在33亿元左右,远不及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
营收净利在下滑,步长制药该如何突围?
激进并购反噬时隔一年再亏
10年前收购,10年后,步长制药还在为当初的激进动作买单。
2024年,步长制药再度因商誉减值而陷入年度亏损。根据业绩预告,2024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亏损8.08亿元到4.28亿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亏损7.08亿元到3.68亿元,均为亏损。
2023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19亿元、2.92亿元,均为盈利。
2024年,步长制药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盈转亏。
亏损,主要是商誉减值导致的。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5.14亿元,同比下降14.71%;归母净利润为3.13亿元,同比下降66.18%;扣非净利润为3.59亿元,同比下降55.16%。
根据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亏损金额预计分别为4.95亿元至1.15亿元、3.49亿元至0.09亿元。
导致步长制药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商誉减值。
公告称,2020年以来,公司全资子公司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化谷红”)产品谷红注射液,公司控股子公司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天成”)产品复方曲肽注射液、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陆续调出各省级医保目录,且仍在部分省份重点监控目录中,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开发程度不如预期,对公司业绩产生持续不利影响。
因上述事项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超过预期,基于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分析预测,公司拟对两公司集团商誉减值合计约7亿元到10亿元。
此外,部分产品因医保受限或被部分省份纳入重点监控目录使得销量减少,导致部分产品收入较上年减少,产品收入结构发生变动,总体毛利率下降。
2022年,步长制药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30亿元,当年的商誉减值高达30.70亿元。
2023年,虽然归母净利润为正,但当年的商誉减值仍有5.98亿元。
综合来看,这三年,步长制药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合计超过43.68亿元。
连续计提商誉减值,源于10年前的积极收购。2013年至2015年,步长制药累计收购通化谷红100%股权,耗资27.48亿元,形成商誉18.36亿元。2012年至2015年,公司累计收购吉林天成95%股权,耗资35.97亿元,确认商誉31.61亿元。
也就是说,步长制药斥资63.45亿元收购上述2家公司,形成商誉49.97亿元,其激进程度可见一斑。
如今,步长制药接连为上述收购买单。
巨额推广费去向成谜
除了再现大额亏损外,步长制药的高额销售费用备受诟病。
步长制药于1993年成立,由赵步长创办,自主研发的脑心通是公司首款独家专利药品,并因此奠定了中成药的市场地位。后来,通过自主研发及外延收购,公司产品覆盖心脑血管、妇科、糖尿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治疗领域。
心脑血管治疗领域是公司的核心领域,公司拥有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谷红注射液四个知名独家品种。2023年,在心脑血管领域,公司取得的收入为91.7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9.24%。
近年来,步长制药高额的销售费用备受市场关注。2017年至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82.87亿元、80.36亿元、80.81亿元、83.73亿元、83亿元、74.84亿元、63.69亿元,合计为549.30亿元。其中,2017年至2021年,销售费用均超过80亿元,均超过营业收入的50%。
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8.64亿元、136.65亿元、142.55亿元、160.07亿元、157.63亿元、149.51亿、132.45亿元。其中,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52%、5.15%、11.41%。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下降(2024年为预计数)。2022年开始,公司销售费用也在下降,2024年下降更为明显,前三季度为32.71亿元。
算上2024年的数据,2017年以来的8年,公司销售费用将达到600亿元左右。
根据财报披露,公司销售费用中,90%以上用于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如2022年、2023年,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分别为71.23亿元、60.30亿元,占当期销售费用的95.18%、94.68%。
8年共计600亿元左右销售费用,其中,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合计550亿元左右,这些巨额费用最终流向了何处?是否具有合理性?市场对此质疑不断。
外界关注到,步长制药的服务商大多为成立时间不长、规模不大的公司。2023年,其第一大销售服务商为海南椰云众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参保人数10人,当年交易费用高达4.49亿元。
一度引发轰动的是,步长制药的主要销售服务商中,居然有一家酒水提供商——贵州名帅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实际控制人系现步长制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赵涛的岳母。
此外,2023年,宁波国帅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进入步长制药的酒水采购商名单,这家公司由赵涛实际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巨额销售费用,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就少得可怜。2023年,其研发费用3.35亿元,约为当年销售费用的5.26%。2017年至2024年,其研发费用合计在33亿元左右,远远低于销售费用。
药品销量减少,营业收入下降,步长制药该如何发力,找到新的增长点?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是一条路径。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