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11:22 | 来源:览富财经网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发电效益较佳、投资回报率较好,有助于提高公司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增加公司发电量及发电业务收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顺应新能源发展潮流,东南网架持续加码光伏+储能领域,开辟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日前,东南网架(002135.SZ)发布公告称,拟由全资孙公司浙江兴能投资建设萧山(浦阳)零碳桃源里11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投资总额约5亿元。该项目是公司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储能项目,标志着公司光伏业务稳步推进的同时,在储能领域又落下重要“一步棋”。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储能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构预计,到2027年全球储能装机量有望达到544GWh,对应2022年至2027年复合增速高达37.9%。
储能布局落下重要一子
根据公告,东南网架此次投资建设的萧山(浦阳)零碳桃源里110MW农光互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直流侧130MWp,交流侧容量110MW,共划分34个光伏发电单元,各光伏发电单元经变压器升压至35kV后接入新建110kV升压站内,通过1回110kV线路拟接入浦阳110kV变电站。
按照项目容量的10%、2小时配套储能,建设11MW/22MWh储能系统接于光伏电站的35kV母线段。该项目预计2025年施工,2026年竣工并网发电。
事实上,这是东南网架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储能项目,发电效益较佳、投资回报率较好,有助于提高公司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增加公司发电量及发电业务收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光伏及储能市场。
览富财经网发现,这是东南网架新能源产业布局的一步“妙棋”。继光伏业务渐成规模后,东南网架又将在储能领域“大展拳脚”,有望形成光伏+储能业务并驾齐驱的发展新格局。
紧跟产业发展方向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在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储能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电网稳定性、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出利好政策,推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基于储能技术的全方位优势,以及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东南网架选择切入储能领域,同时也是对公司光伏业务的有力补充。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光伏、储能装机规模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表示,2024年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累计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截至去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实施及“十四五”收官,国家能源局将系统谋划“十五五”储能发展蓝图,强化完善市场机制,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此前印发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强调,要通过调节能力的建设优化,支撑2025年至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根据方案目标,到2027年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将显著提升,各类调节资源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更加完善,这将直接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挥调峰、频率调节、应急备用等功能,满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后的电力系统需求。
迎接“黄金发展时代”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的重要手段,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市制定了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达86.6GW,乐观预计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31.3GW,未来五年CAGR将达28.7%。
据此或可判断,2025年仍是中国储能产业的“黄金时代”,东南网架针对储能领域的布局恰逢其时,未来有望享受到行业增长红利。
在此前的调研活动中,东南网架也对光伏、储能业务发展充满信心。该公司表示,随着光伏组件、储能成本降低以及技术进步,光伏、储能的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光加储作为低成本且稳定可控的绿色能源,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区域具有经济性。公司在做强现有主业的同时,也非常看好新能源产业的前景。
打开了光伏+储能的大门,东南网架的潜力与价值或许需要市场重新评估了。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