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再次转亏、营收不到3亿元!*ST赛隆走到退市边缘

2025-04-28 10:40 | 来源:华夏时报 | 作者:侠名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ST赛隆成立于2002年,其主营的仿制药产品集中在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领域,近两年公司多款产品中标集采,但依然未能挽救业绩颓势。公司营收在2018年达到4.3...

        4月28日,在经历一个交易日的停牌后,赛隆药业(002898)(002898.SZ)正式复牌并“披星戴帽”,公司股票简称变为*ST赛隆,当天开盘跌停,报6.06元/股,总市值仅剩10.67亿元。

        此前的4月24日晚间,*ST赛隆发布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64亿元,同比减少15.15%;归属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3314.6万元。同日,*ST赛隆公告,公司2024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均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收低于3亿元,触发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ST赛隆成立于2002年,其主营的仿制药产品集中在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领域,近两年公司多款产品中标集采,但依然未能挽救业绩颓势。公司营收在2018年达到4.36亿元的历史高峰之后就在2亿—3亿元徘徊,净利润自2020年以来仅2023年微利953.37万元,其余年份均处于亏损。如今,综合利润指标均为负值的*ST赛隆更是走到了退市边缘。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受多重因素影响,从行业环境看,医药行业政策变革,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步入常态化,市场竞争加剧,整体增长趋缓,这给公司产品销售带来一定挑战。”*ST赛隆近日回复《华夏时报》记者称。

        集采以价换量未能挽救业绩颓势

        作为一家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制药企业,*ST赛隆旗下产品并不少。据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21种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13个制剂品种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与此同时,近年来公司还有多款产品中标集采。包括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米力农注射液和注射用替加环素等三个品种四个规格中标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阿加曲班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两个品种三个规格中标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标第十批全国带量采购。

        不过,集采以价换量并未带动*ST赛隆摆脱业绩颓势。

        年报显示,2024年*ST赛隆实现营收2.64亿元,同比减少15.15%;归属净利润为-3314.6万元,同比减少447.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350万元,同比减少1275.25%。

        分产品看,其三款营收占比超10%的主要产品中,仅注射用脑蛋白粉针一款产品营收同比增加16.02%,另外两款主要产品营收均下滑,其中注射用替加环素营收同比大幅下滑46.63%;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营收下滑12.63%。毛利率方面,2024年公司医药产品毛利率为38.03%,同比减少8.19%。

        一位医药行业的业内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药企业参与集采中标后业绩不升反降且陷入亏损,主要原因是集采中标价太低,为了中标企业进入恶性竞争的怪圈,集采带量获益不足以弥补企业降价带来的冲击。”

        记者注意到,*ST赛隆此前中标的多款产品因竞争激烈最终都面临降价,例如中标第七批国家集采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最终中标价格降幅高达九成。

        在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ST赛隆称将继续巩固集采机遇,积极参与国家、省级联盟等各类集采。对于如何平衡集采中标与盈利能力,公司回复记者称:“将保覆盖、重增量,利用中标优势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确保在集采报价中具备成本优势,保障利润率。”

        “药企参与集采需做好市场份额与整体运营成本之间的分析与判断,有的产品集采中标、续标可以达到‘带量’后的增量,而有的产品只能勉强完成‘带量’。企业若没有系统化分析市场容量、产品竞争、疾病谱变化、量—价逻辑及成本控制等而盲目投标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经营风险。”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预盈变预亏遭警示

        早在年报发布之前,*ST赛隆2024年业绩就因预告再次“变脸”成为市场热点。

        1月22日,*ST赛隆发布业绩预告称,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约为510万元—710万元;归属净利润预计盈利450万元—650万元;扣非净利润盈利420万元—620万元。

        然而,3月15日公司发布修正公告,上述三项利润指标均由预盈变预亏。修正后的利润总额为预计亏损2000万元—4000万元;归属净利润亏损2100万元—41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00万元—4200万元。公司同时发布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

        对于修正原因,*ST赛隆方面称随着公司年审工作的推进,公司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后,对部分销售收入确认进行再次分析,基于谨慎性原则部分收入2024年度不予确认,预计减少收入约3963.25万元,减少毛利约3395.71万元;二是在资产减值方面,公司针对部分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补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450万元。

        这一变动也引发深交所关注。4月26日,*ST赛隆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经查,公司1月22日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金额与实际差异较大,盈亏性质发生变化,未预计2024年度收入低于3亿元且亏损的情形,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蔡南桂、财务总监高京、董事会秘书张旭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ST赛隆首次修正业绩预告。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就曾因部分营业收入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补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多种原因修正业绩预告。其2023年修正业绩预告也同样被深交所采取监管措施。

        转型路在何方?

        年报发布当天,*ST赛隆还同步发布了一季报。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继续双双下滑。其中营收5408.68万元,同比下降22.16%;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103.85万元。

        如今,随着退市警报拉响,*ST赛隆将不得不在集采降价的压力之下,寻求更多转型路径和市场增量,以争取越过3亿元的退市门槛。

        *ST赛隆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将在医保目录调整和集采常态化的环境下,采取多方面销售策略调整。一方面,继续积极参与国家、省级联盟等各类集采,保覆盖、重增量;另一方面,针对未中标品种,将快速转向民营医院、县域市场、第三终端,挖掘市场增量。同时推进营销方案改革,对销售渠道和代理商结构进行优化。

        “从长远来看,随着集采的常态化与规范化,大型药企因具有规模效应、成本控制等优势将占据越来越多市场份额,而*ST赛隆等中小药企的生存现状和前景并不乐观。”上述业内人士说道。

        记者关注到,近年来不少传统仿制药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集采常态化带来的降价压力,正向着创新药研发、高端仿制药生产等领域转型。

        不过,对*ST赛隆而言,根据公司今年2月对投资者的回复,公司目前暂无原研药产品。

        *ST赛隆提出的战略是“原料药+制剂”全产业链发展。公司近日也对记者表示,产品布局方向是优先布局竞争格局良好、临床需求量大的慢病药物,同步探索复杂制剂等高壁垒仿制药,提升技术溢价空间。

        “不是所有的仿制药企业都有能力向创新药或高壁垒品种转型,能够转型的也往往是有实力的大型制药企业。对中小制药企业而言,可以多关注‘小而美’‘专而精’的利基市场(疾病领域),此外向有实力企业靠拢或战略合作也是一条路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4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