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王中远海控10年蒸发4000亿市值:仍在加速扩张

2018-01-25 10:02 | 来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之前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激烈去产能之后巨头价值回归的案例在前,已经被资本市场看衰达10年之久的航运业,也许是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

       要重塑资本市场对于航运业的信心相当不容易,即便是利润大幅上涨,股价反应亦波澜不惊。
 
  中远海特(5.920, 0.01, 0.17%)(600428.SH)1月16日发布了业绩公告:2017年总营收为65.08亿,同比上升10.63%;净利润为2.4亿,同比大涨378.67%。但业绩公布之后,公司股价反应清淡,几乎没有明显的涨幅。
 
  公司称,业绩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恢复,伴随船舶运力供给增速的放缓,给国际航运市场带来转机,使得公司航运主业经营效益提高。
 
  中远海特原名中远海运,主营业务为特种运输船服务,属于航运业。航运业属于强周期性行业,中远海特业绩向好是否也预示着其它航运企业业绩也开始回暖?由于中远海特市值较小,面包财经将目光转到了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中远海控(601919.SH)身上,中远海控2017年全年业绩尚未出炉,但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已为我们作出了指引。
 
  航运业回暖:中远海控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好转
 
  中远海控原名为中国远洋,2016年,中远集团与中国海运重组成立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对旗下业务进行了整合。该年,中国远洋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将散货运输等业务出售,并购买了中海集运的集装箱业务。重组后,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集装箱运输和码头服务。2016年底,公司名称由中国远洋变更为中远海控。
 
  当下,中远海控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企业,也是世界第四大航运企业。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表现不错。截至2017年9月底,净利润为27.36亿,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由于航运业为重资产行业,相关的资产处置及政府补助会对净利润造成很大的扰动。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16.25亿,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近六成。
 
  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变化是观察公司业绩的另一项重要指标。2017年前三季度,中远海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05亿,上年同期为-5.82亿。公司这一数字与净利润一样,同样由负转正。
 
  中远海控在2017年三季报中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75.99亿,同比大幅上涨34.84%;主要原因为,当期集装箱航运重箱量及单箱收入分别同比上升30.41%和13.52%。
 
  多组财务数据均表明,公司业绩确实出现了好转。
 
  公司业绩预告也显示,集装箱航运市场回暖,经营效益同比大幅改善,预计2017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保持盈利。2017年,中远海控实现盈利实属不易,因为此前几年公司曾出现巨额亏损。
 
  往事不堪回首:航运巨头市值比巅峰时期蒸发4000亿
 
  2005年,中远海控前身中国远洋,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1919.HK)。2007年6月,公司登陆上交所,首发募资总额为151.27亿,募投资金主要用于收购中远物流51%的股权及建造12艘船舶所需的资本开支等。
 
  登陆A股不到3个月,也就是在2007年9月初,公司就公布了重大资产重组公告,主要为收购中远散运、青岛远洋及深圳远洋等相关股权,目标资产的总对价高达346.09亿,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方式支付。自此,公司成为一家集航运、物流、码头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航运公司。
 
  当时,航运业处于周期高点,中远海控的巨额收购也助推了利润的水涨船高;2008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高达175.2亿,同比大涨308.96%。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公司很快出现亏损,2009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超过百亿。
 
  2010年业绩短暂回暖后,再次陷入亏损。2011年—2016年,公司连续六年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亏损;六年时间,公司亏损额高达402亿。2011年和2012年,中远海控甚至两度成为A股亏损王之首。
 
  连续多年亏损,使得公司市值大幅萎缩。近十年来,市值从2007年10月底的4900亿,跌落至目前(2018年1月)的600亿左右;市值蒸发超4000亿。2007年底,中远海控运力为43.51万TEU,10年后(2017年9月底)公司运力已高达183.73万TEU,是十年前运力的3.22倍;市值却仅为10年前高点的12%。
 
  加速扩张:定增募资130亿建船,并购东方海外国际
 
  目前,中远海控的扩张步伐仍未停止,随着2017年航运业的回暖,公司甚至开始加速扩张。
 
  2017年10月底,中远海控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0.43亿股股份,募集总额不超过129亿,募集款将用于正在建造的20艘集装箱船舶,拟投资总额为174.48亿,总运力达35.52万TEU。
 
  中远海控新建船舶不止20艘,据公司三季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其持有29艘集装箱船舶订单,合计运力高达51.1万TEU。
 
  在造船的同时,公司也在寻求并购。2017年7月,中远海控发布公告,公司将与上港集团(7.350, 0.03, 0.41%)联合收购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东方海外国际(0316.HK)股权,至少将收购东方海外国际68.7%的股份,至多为全部已发行股份,要约价为不低于每股78.67港元。支付方式为现金支付。
 
  假设要约获全数接纳,应支付现金代价总额为492.31亿港元,交易完成后,中远海控将持有东方海外90.1%的股权,上港集团持股为9.9%。目前,该笔收购已完成美国及欧盟的反垄断审查,正持续推进。
 
  东方海外国际由香港前特首董建华父亲—董浩云(世界七大船王之一)创立。截至2017年底,董建华通过旗下公司持有其56.04%的股份。据最新统计,东方海外控制的运力超过66.6万TEU,位居全球第七。中远海控收购东方海外后,其运力占比将达到12%,超越法国达飞轮船,位列世界第三。
 
  大者为王:2016年前20大航运企业消失6家
 
  除了行业整体回暖外,航运业规模经济愈发重要,也是航运企业加快扩张的重要原因。中远海控称,在航运业集中度逐渐提升、规模经济愈发凸显的行业大背景下,其亟需更多资本支持,以稳固并扩大当前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话语权。
 
  过去两年,航运业经历了疾风暴雨般的兼并重组。2016年4月,达飞轮船以24亿美元收购东方海皇。同年7月,赫伯罗特合并阿拉伯轮船,成为全球第五大航运公司;2016年,全球第八大航运企业—韩进海运宣布破产。2016年底,马士基收购汉堡南美。
 
  据统计,2000年—2016年,全球前2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中,总共消失了7家公司,其中,有6家是2016年消失的。不过,即便如此,2017年航运业的整合仍未停止,除了中远海控收购东方海外之外,2017年5月,日本三家海运巨头宣布将(商船三井、日本邮船和川崎汽船)合并旗下集运业务。
 
  2017年全年,中远海控A股股价涨幅为29.19%,按照年度来算似乎并不算太差。但如果从长期观察,无论港股还是A股走势,从2008年底至今,实际上已经横盘了接近10年,复权股价较历史峰值跌幅均超过80%。
 
  但2018年年初至今,素有航运业经济风向标之称的波罗干散货航运指数却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下跌近30%。让刚开始复苏的巨头们,再遭压力,也许正是压抑股价走势的一块巨石。
 
  不过有之前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激烈去产能之后巨头价值回归的案例在前,已经被资本市场看衰达10年之久的航运业,也许是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3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