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进入密集披露期。
截至1月25日,第一批31家保险公司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偿付能力报告,其中,寿险公司10家,财产险公司16家,再保险3家,相互保险2家。
与以往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有两大看点:
其一,保监会在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全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52%,增量风险基本控制。那么,在已披露报告的31家公司中,有几家“达标”?又有几家“被平均”了?
其二,保监会刚刚公布了2017年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现场评估(SARMRA)分数,共有172家保险公司参评,平均分是75.45。不过,今年保监会采取了一对一的方式向参评公司披露分数,孰优孰劣无法比较。在已经披露报告的31家公司中,SARMRA成绩如何?
偿付能力报告:16家未“达标”
从第一批披露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31家公司看,15家偿付能力充足率比上季度末有所下降,16家比上季度末上升;其中,15家公司超过了保监会披露的平均分252%,另有16家未“达标”。
记者注意到,在31家公司中,利宝保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最低,仅为140%,且逼近监管“红线”。
2017年10月,保监会就《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每季度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等偿付能力风险较大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进行重点非现场核查,建立常态化的现场检查机制,并加强对审计机构、精算咨询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督,对于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将采取不接受其报告、移送有关部门进行处罚等措施,确保偿付能力数据真实可靠。
利宝保险是一家在华经营的外商独资财产保险企业,其母公司利宝互助保险公司(下称“利宝互助”)是惟一股东。
2016年8月,利宝互助与三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胞集团”)曾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及股权转让协议等交易文件(统称“交易协议”)。根据交易协议,利宝互助将向三胞集团转让利宝中国的51%股权,从而成立合资企业。利宝互助拟转让的在利宝保险注册资本中的出资金额是76567.983万元。
这笔交易一度被业内看好。一方面,三胞集团已拥有寿险牌照和保险经纪牌照,通过收购利宝保险可以再拿下一张财产险牌照,进一步完善其在保险领域的布局。另一方面,利宝保险也可以由外商独资变为合资险企,更好地在国内市场发展。尤其是三胞集团丰富的消费、健康客户资源,可以与利宝保险的财产险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共同掘金大健康市场。
然而,这笔交易在2017年11月宣告失败,但双方并未披露原因。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连续亏损可能是三胞集团最终放弃收购的主要原因。”
根据利宝保险披露的主要指标,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16亿元,上季度末是3.76亿元;净利润-4130万元,比上季度末的亏损敞口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记者在梳理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时发现,31家公司中,有13家净利润为负值,18家为正值;在净利润为正值的18家公司中,还有5家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
在13家净利润为负值的公司中,建信财险的亏损金额最高。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建信财险净利润-1.94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854.15%,比上季度末大幅下降,上季度末为1548.55%。
风险管理能力:45家评分下降
再来看一看首次公开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现场评估(SARMRA)成绩。
1月17日,保监会公布2017年SARMRA结果。从平均分看,172家保险公司2017年的平均得分为75.45分,比2016年提升1.43分。从得分分布区间看,得分高于80分的公司有47家,比2016年增加12家;得分70分以下的公司仅28家,占比不到20%。参加2017年评估的公司中,剔除首次参加评估的14家公司,有80家保险公司得分较2016年有所提升,有45家保险公司的得分较2016年有所下降。
SARMRA是偿二代(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定性监管要求的重要内容,其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与资本要求相挂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越强,资本要求越低;风险管理能力越差,资本要求越高。
在已经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31家公司中,超过平均分的公司仅有8家,另外有8家公司未被纳入这一次的现场评估,中航安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未披露相关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在31家公司中,现代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现代财险”)的评分特别低,仅55.2分,也是上述公司中的最低分。
记者注意到,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保费收入3974.81万元,比上季度末1.8亿元大幅减少,净利润则从上季度末的821.15万元暴跌至 -280.93万元;偿付能力充足率则从266%降至232%。
除了现代财险,还有3家公司的SARMRA分数低于70分,分别是利宝保险、恒邦财险和中意财险,得分分别为64.84分、64.12分和68.8分。
利宝保险的得分偏低在情理之中,那么,恒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邦财险”)和中意财险又是怎么回事?
先来看一看恒邦财险。根据偿付能力报告,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保险业务收入5.29亿元,比上季度末3.52亿元有所上升;净利润1198.08万元,比上季度末466.28万元大幅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从949.63%上升至1024.13%。
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企,恒邦财险法律合规部负责人邱伟的解释是:“公司刚刚完成了增资扩股,资本金充足。”2016年三季度,恒邦财险完成了首轮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增至20.6亿元。
从主要数据看,恒邦财险的表现似乎不错。可是,《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恒邦财险2016年的SARMRA分数比2017年还要低了13.72分。是什么影响了它的SARMRA分数呢?是否与其股权变更有关?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公告称,杜邦财险的股东关系发生变更,公司原第五大股东江西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32亿股(约6.41%股权),全部无偿划转给第三大股东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西金控”)。
股份划转完成后,江西金控将持有恒邦财险20%股份,与江西赣粤高速(5.380, -0.01, -0.19%)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8.790, 0.02, 0.23%)(港股00390)股份有限公司并列成为第一大股东。
邱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股权转让实质上是江西省政府为了做大做强江西地方金融板块而主导的一次股权变更。目前,恒邦财险没有实际控制人,公司的决策制定仍需股东按照持股比例进行投票。此次股权划转是对恒邦财险股权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另一家公司——中意财险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27亿元,比上季度末1.11亿元略有上升;但净利润为-5592.35万元,比上季末-705.89万元大幅下降;偿付能力充足率则从234%上升至285%。
“股东优势一直是中意财险引以为傲的资本,现在,却成了不稳定因素。”一位资深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有迹象表明,大股东对其业务的支持正在逐渐减弱。”
作为中国石油(9.390, 0.08, 0.86%)集团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石油”)和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忠利保险”)的合资公司,中意财险一度依靠中石油的股东业务发展得顺风顺水。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中意财险虽然净利润逐步下滑,但依然保持盈利,净利润分别为1287.79万元、1246万元、341.44万元、214.61万元。然而,进入2016年,中意财险首次出现亏损,净利润为-2998.15万元。
“中石油对中意财险保费收入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可能是一方面原因。”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公开数据显示,最近五年,中意财险从中石油及其下属子公司处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当年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分别是77.52%、65.7%、61.2%、50.82%、30.92%,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
此外,2013年,中石油在它的保险版图中增加了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分流了一部分中意财险的保险业务。目前,除中意财险与中石油专属财险以外,中石油还通过它的全资子公司中油资本(15.130, 0.05, 0.33%)控股中意人寿与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