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激增 银行祭出揽储利器

2018-03-06 11:08 | 来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银行]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强监管下,银行保本理财正逐渐萎缩。替代它的产品之一,是结构性存款。

  强监管下,银行保本理财正逐渐萎缩。替代它的产品之一,是结构性存款。记者统计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数据发现,商业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在去年一年内激增9000亿元,涨幅约48%。
 
  规模激增9000亿
 
 
  由于“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的几道限制——净值化、破刚兑、严禁资金池运作,保本理财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计入表内负债、更为“安全”的结构性存款将继往开来。
 
  记者查阅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工、农、中、建、交、邮储、国开行)信贷收支表发现:2016年12月末,上述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总量为8994.58亿元; 到了2017年12月末,这一数字飙涨到13333.02亿元,涨幅48.23%。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数据显示,该梯队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由2016年12月末的9691.52亿元,飙涨到2017年12月末的14322.53亿元,飙涨47.78%。
 
  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结构性存款在去年一年间,由前年末的不足1.87万亿元,激增到2.766万亿元,涨幅约48%。
 
  当然,结构性存款远低于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记者根据央行数据测算,虽然规模涨得比较快,但结构性存款的占比仅由前年末的3.38%,上升到去年末的4.6%。
 
  神器也有风险
 
  结构性存款一般是将存款投向两大部分,占比最大的一部分资金和普通存款一样,运用在银行信贷或者固定收益类等低风险产品;另一部分用于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如指数、汇率、黄金、各种金融衍生品等。根据“低风险低收益”资产的占比,结构性存款可分为最低收益保证型、本金保证型、部分本金保证型三类。记者采访一些网点发行情况发现,最低收益保证型和本金保证型产品占据主流,目前收益率多在3.5%-4.3%档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提示,相比保本理财,结构性存款的特征究竟如何、银行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又应具备什么资质、是否应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监管规范等,结构性存款后续或许会列入监管研究的范围。
 
  “结构化理财早就有了,但是量非常少,因为以前通道很通畅,大家很少用这个工具。现在大家一窝蜂地都来搞,那么是不是所有银行都有这个资质呢?因为本身这里面涉及好多衍生品交易,很多小银行没有这个资质,那是不是意味着又会有借通道的情况?”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直言。
 
  联讯证券研究院指出:结构性存款与保本理财的不同之处就是嵌入了期权等衍生品,然而这些嵌入期权也会给银行带来一些问题。一是,衍生品是高杠杆、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属于商业银行法允许的经营范围;二是,期权等衍生品的选择需要强大的投研团队,银行的人员配备也不到位。
 
  但该研究团队也认为,结构性存款回归表内意味着相应的资金从“影子银行”回归“银行”,被统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等监管之下。从这个层面看,结构性存款具有积极意义。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