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率警戒线下调五大行增加“可释放利润”或逾千亿元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某国有大行已经连续7个季度拨备覆盖率低于150%的原监管标准;另有2家国有大行在上述时间段内,各自出现过1次“不达标”;还有1家国有大行的拨备覆盖率在上述时间段内一直徘徊于150%-152%之间
“好孩子有糖吃”——近日,银监会最新“一行一策”的拨备覆盖率监管无疑给予了资产质量真实、将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实体经济的银行业“好孩子”们非常实惠的奖励——对于部分银行来说,这份奖励甚至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52.500, -0.77, -1.45%)数据统计发现,上市银行中,五家国有大行的拨备覆盖率相对偏低:其中,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某国有大行已经连续7个季度拨备覆盖率低于150%的原监管标准;另有2家国有大行在上述时间段,各自曾出现过1次“不达标”;还有1家国有大行的拨备覆盖率在上述时间段内一直徘徊于150%-152%之间。
中金公司研报测算显示,根据新规,26家上市银行中预计有22家增加了“可随时多释放利润”,其中五家国有大行合计增量大约为1073亿元。
监管调整拨备警戒线
日前,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下称“7号文”)。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拨备监管要求进行了下调,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在此区间内,依据贷款分类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资本充足性三个指标,“一行一策”确定每家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
从监管指标的设置来看,风险分类结果准确性越高、处置不良贷款越积极、资本充足率越高的银行,下调拨备率和拨贷比的空间越大。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3月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监会近期调整拨备覆盖率是由于过去几年银行经营状况较好,所以银行提了很多贷款损失的拨备,目前拨备水平达到全行业180%多,远超国际水平。因此,能够适当地降低拨备要求。这也更有利于加快处置现在的不良贷款,同时也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实力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新规也明确提出,对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且实际拨备低于最低标准的银行,当年处置的不良贷款总额同比不得减少。因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增加的利润不得用于发放奖金,不得增加分红,确保因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增加的利润留存在银行,保持银行损失吸收能力基本稳定。
国有大行最为受益
虽然拨备只是一种会计手段,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支出,银行之后甚至可以根据业务情况把拨备往回拨,但其对于银行当期利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拨备覆盖率素有“利润调节器”之称。例如,某中型上市银行去年中期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约240亿元,而其拨备前利润超过了550亿元,拨备规模与比例的变化对于净利润的影响十分明显。
“在2012年前后,银行业也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过一轮较为明显的利润增速下降,不过,某股份制银行通过调节拨备释放利润,保持了业绩的高速增长。当然该行的调节也是保证其拨备覆盖率达标监管的前提下进行的,因为该行在‘丰水期’进行了充分的储备”,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近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具体到上市银行而言,由于各家银行原本的拨备覆盖就差异较大,且新规明确提出“一行一策”,因此,监管新政对于银行的影响自然力度不一。
如上所述,国有大行的拨备覆盖率高于此前的监管警戒线并不太多,甚至个别银行还有所不及。不过,从上市银行整体的情况来看,近三个季度拨备覆盖率还是有所提升的,南京银行(8.990, 0.09, 1.01%)的拨备覆盖率最高,已经超过了450%。此外,对于拨备不达标,曾有国有大行管理层公开表示:一是为了真实提取拨备,二是通过适度释放拨备资源,加大处置不良贷款,且“这种处理方式,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理解”。
国泰君安(18.350, -0.10, -0.54%)研报认为,此番监管下调拨备,已原本贴近监管红线的国有大行将受益最大,执行新规后其拨备压力边际减缓;其次是拨备原本就超级达标的南京银行、宁波银行(20.120, 0.19, 0.95%)和招商银行(31.220, 0.38, 1.23%),监管要求下调后其拨备反补利润空间更大;最后是一批中等程度拨备银行,预计此类银行大多维持原来拨备和不良确认计划。因为一来没能因此而额外释放财务利润,二来不良回表后反而让新的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指标恶化了,虽无监管压力,但有股东压力。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新增超额拨备相当于可随时释放核心一级资本1431亿元,对应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约20个bps。此外,根据“可随时多释放利润=新增超额拨备×(1-税率)×(1-分红率)”的公式计算,国有大行的该项指标可增加逾千亿元。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