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当时名为“伊立浦”的德奥通航(002260,SZ)便宣布跨界进入通用航空领域。而在日前的银行贷款逾期公告中,德奥通航提示称,通航板块业务投资收益不足。而此前,德奥通航也在业绩快报中表示,通航业务仍处于投资期。
虽有“五年战略规划”引领,但回头看,相对于响亮的口号,德奥通航近年来的通航业务发展可谓“雷声大,雨点小”——2014~2016年,德奥通航通用航空板块收入占比分别为5.79%、2.61%和4.48%。记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通航业务主要依靠子公司南通德奥斯太尔(5.230, 0.14, 2.75%)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奥斯太尔)承接的委托开发项目订单,撑起了大半江山。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同期,公司收到的通航方面的政府奖励至少也有5300万元。
通航业务收入占比低
德奥通航从小家电起家,原名“伊立浦”,自2015年变更证券简称以来,德奥通航正式打出“通航”招牌。但直到半个月前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德奥通航还提示称,通航业务板块仍处于投资期,需要持续投入。
2018年3月14日晚间,德奥通航一纸银行贷款逾期公告,在揭开公司现金流紧张窘境的同时,也进一步对通航业务情况作出说明,德奥通航称,公司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是通航板块业务投资收益不足。
时间回到2013年,德奥通航宣布跨界通用航空,并抛出“五年战略规划”,计划到2018年在民用共轴直升机、无人机领域成为全球制造商。
2015年7月,伊立浦公告称,各项业务正稳步推进中,为契合公司愿景、战略等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德奥”作为公司通用航空事业群的品牌识别度,更名为德奥通航。
如今,走到五年节点的德奥通航,以一份银行贷款逾期公告,为五年战略规划提早交出了答卷。
记者统计发现,相对于响亮的口号,德奥通航近年来的通航业务发展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2014~2016年,德奥通航总营收分别为6.91亿元、6.54亿元和7.17亿元,对应这三年的通用航空板块收入分别为4000.85万元、1709.4万元和3213.56万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总收入的5.79%、2.61%和4.48%。
虽然公司2017年年报尚未披露,但根据德奥通航2017年半年报,其去年上半年营收为3.28亿元,通用航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90.32万元,占比5.15%。根据披露,德奥通航的电饭煲、电烤箱、电压力煲系列产品的营收均高于其通航业务。
换句话说,即使“改头换面”,手举“通航”大旗,在德奥通航的“五年战略规划”时间里,依然是其小家电业务扛起了业绩重担。
曾依赖单一订单
继续剖析德奥通航的通用航空业务,单一子公司承接的“委托开发订单”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统计前述数据可知,2014~2016年,德奥通航的通航业务收入合计为8923.81万元。而德奥通航在此前的公告中披露称,公司通用航空业务近三年主要的业绩来源于全资子公司德奥斯太尔2014年签订的《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平台-转子发动机开发委托合同》,合同金额为6500万元。
记者注意到,根据披露,前述合同分三年期支付,2014~2016年,公司委托开发收入分别是4000万元、1500万元和1000万元。
剔除上述订单收入,2014~2016年,德奥通航在通航业务上的收入仅为0.85万元、209.4万元和2213.56万元,合计2423.81万元,其中包括发动机及配件、飞机及配件等销售收入。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同期,公司收到的通航方面的政府奖励至少也有5300万元。
记者查询到最早的关于通航的奖励来自于2014年8月,江苏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德奥通航全资子公司德奥直升机有限公司、南通德奥斯太尔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分别给予2000万元、1500万元的新兴产业扶持奖励。2016年,上述两家子公司还分别收到500万元、1300万元的财政奖励。
一直以来,通用航空都是民航发展的重点。2017年2月,中国民航局正式发布了《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体量相比2015年增加超过1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市场规模将达到3400亿元,相比2015年增量为1727亿元,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其中,通用航空器1310亿元、通用机场1000亿元、飞行培训42亿元、运营维保后市场1048亿元。
据此看来,德奥通航凭借在通航业务年均不足5000万元的营收,试图成为全球制造商,目前来看依然是量小力微。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