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12:04 | 来源:未知 | | [新三板]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新三板越来越像A股,轮换炒概念,去年IPO集邮,今年切换成了“3+H”。新三板毕竟不是A股,没有散户,更没有韭菜。炒作概念,没有实质利好,掀不起什么风浪。
新三板越来越像A股,轮换炒概念,去年IPO集邮,今年切换成了“3+H”。新三板毕竟不是A股,没有散户,更没有韭菜。炒作概念,没有实质利好,掀不起什么风浪。
“3+H”也不例外。
据统计,目前新三板共有6家“3+H”股,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最大涨幅只有18%,盛世大联甚至下跌15.7%
6家“新三板+H”概念股
4月21日,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市场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新三板+H股”正式落地。受此推动,在“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之后,多家挂牌公司跃跃欲试。
据统计,截止目前,包括成大生物(831550)、盛世大联(831566)、中国康富(833499)、君实生物(833330)、寰烁股份(832773)、新眼光(430140)在内的6家挂牌公司已先后在股转官网公开披露赴港上市计划,组成“新三板+H股”第一梯队。
作为第一家正式宣布要登陆港交所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成大生物被市场誉为“新三板+H”首家吃螃蟹者”。5月4日,新政落地仅14天后,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
成大生物称,为满足本公司业务发展需求,调节资本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随后盛世大联于5月14日,中国康富于5月18日,君实生物于5月22日,寰烁股份于5月24日先后发布了启动+H股的公告。仅5月份,已经有5家挂牌公司宣布赴港上市计划,其中包含两家医药企业。
今日“3+H”队伍再添一员,新眼光(430140)称自5月8日开市起暂停转让,主要原因是公司向有关部门咨询新三板公司到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规则及条件,并寻找合适中介机构。
对于赴港上市,新眼光抱有极大的热忱。其表示,暂停转让期间,公司董事长汤德林先生两次赴香港交易所参观学习上市规则,同时公司管理层与多家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洽谈商讨,初步确定合作意向。
业绩千差万别
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数据显示,6家“新三板+H”概念股中有5家企业来自创新层,仅中国康富一家为基础层企业。6家企业在市值、营收规模、盈利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市值方面,6家企业最高差距超过30倍,两家医药股领先。截止6月11日,生物医药企业君实生物以近130亿的总市值居首位,“同行”成大生物以超过60亿的总市值紧随其后;中国康富、盛世大联分别以40亿、23亿的总市值排名第3、4位,寰烁股份、新眼光的总市值均在6亿以下。
营业收入方面,6家企业的2017年的收入规模均值在7亿左右,中国康富、成大生物、盛世大联分别以17亿、12亿、9亿的营业收入位居前3位,新眼光、寰烁股份、君实生物的营业收入偏低,分别为2亿、1亿、0.5亿。
利润方面,成大生物去年利润近6个亿,君实生物亏损3个多亿。上述6家企业中,去年净利润在5亿以上的仅成大生物一家,中国康富以4个亿的净利润紧随其后;盛世大联、新眼光、寰烁股份3家企业净利润在600万-7000万之间;仅君实生物一家亏损,2017年亏损3.2亿。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为止只是签署相关备忘录,对于转板的具体要求、方案细节还有待之后详细政策的出台,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君实生物等生物医药股受益港股新政明显。
部分资金用脚投票
“3+H”是今年新三板市场的大热点,但资本并一定买账,部分资金甚至用脚投票。
5月4日,成大生物成为首家“3+H”概念股,由于有业绩支撑,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5月7日(公告后首个交易日),成大生物早盘以16.80元/股高开,当日股价大涨7.82%,报收17.92元/股,创其近两年的最大单日涨幅。
新眼光的情况与上述类似。6月8日,停牌一个多月的新眼光发布称将自2018年6月11日恢复转让,同时宣布公司将赴港股上市计划。复牌首日,其股价应声上涨18%,收于2.95元/股,当日最高价达到3.18元/股。
表现不好是盛世大联,6月11日复牌,早盘以17元/股开盘,跌幅达15.7%,收于15元/股。剩下3家企业表现也不理想。君实生物复牌当天,涨跌幅仅为0.05%
尽管新三板目前交易冷清,但它至少解决A股一个“顽疾”——炒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三板跟A股还是有本质差别,也更跟成熟资本市场接轨。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