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6日,北京。母婴之家(838842.OC)挂牌新三板。敲钟仪式上,公司创始人兼CEO邹勇明先生作了“生命管理是母婴之家的终极使命”的主题演讲,在鼓舞员工的同时,论述了他对于母婴之家的使命的理解。
敲钟的那一刻,邹勇明觉得,母婴之家新的历史征程才刚刚开始。
挂牌新三板是起点,然而母婴之家在资本市场的“生命管理”之路却在2018年11月戛然而止。
11月2日,股转公司发布《关于未披露2018年半年度报告公司终止挂牌有关情况的公告》,母婴之家(已更名ST母婴)因未在10月31日前披露2018年半年报,被强制摘牌。
至此,这家新三板“母婴电商第一股”结束了自己历时两年零两个月的新三板之路。
自挂牌后,母婴之家股价就在298元上下做窄幅震动,摘牌前,公司收盘价294.7元/股,高居新三板所有挂牌公司榜首,是一位市值高达18亿的“另类股王”。
一、四年亏损1.8亿,钱花哪了?
上海母婴之家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专注于母婴行业,是一站式专业母婴用品网上商城,主要通过自有垂直电商平台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进行母婴用品的销售,提供0-3岁婴幼儿产品、新妈妈、准妈妈用品的专业零售服务商。
2014-2017年,母婴之家营业收入先升后降,分别实现25,325.9万元、43,900.1万元、19,974.9万元和5,864.0万元。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4.0万元、-6,165.2万元、-6,531.9万元和-2,535.2万元。
四年间,母婴之家营业收入累计下滑了77%,合计亏损高达1.8亿元。
持续亏损,成功地让母婴之家变成了一家“资不抵债”的公司,截至2017年末,公司净资产-1685.54万元。如果只是不创造利润,但现金流健康,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不过,母婴之家的现金流状况同样糟糕。
过去四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均为净流出,分别为-2,433.16万元、-9,689.25万元、-3,579.94万元和-176.67万元。截至2017年末,母婴之家账面现金仅137.66万元,而拖欠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就高达1361.97万元。
在年报中,母婴之家曾表示,“短期内要改变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数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短期内经营性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可能持续为负。”
众所周知,创业前期“战略性”亏损是互联网电商行业的特点,主要为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及提升用户体验所配套建立的仓储及快速物流体系。
而母婴电商领域,竞争更加加剧,母婴之家不仅面临京东、一号店等综合平台类电商和蜜芽、贝贝等母婴垂直类电商的竞争,还要应对如爱婴室这样的线下渠道。
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化,产品价格战一直不断。人力,物流,流量等成本的日益增加,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购物习惯,大大压缩了母婴产品的利润空间,造成产品毛利的急剧下降。同时,公司新商业模式的尝试和推进,也需要资金投入。
总结起来,母婴之家持续亏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IT平台建设投入、激烈的行业竞争、新业务和区域扩张的投入以及品牌投入。
二、新三板“股王”的诞生
A股“股王”,贵州茅台,股价567元/股;
创业板“股王”,锐科激光,股价138元/股;
港股“股王”,腾讯控股,股价287元/股;
纳斯达克“股王”,亚马逊,股价1627美元/股……
再来看新三板,股价竟然是一家被ST的公司,ST母婴!
管中窥豹,是否一个资本市场的“股王”长什么样,就大致可以知道这个市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
今年上半年,高思教育摘牌,负利润、负现金流、负资产的ST母婴,以294.7元/股的股价成了新三板的新股王。
按照二级市场成交价计算,母婴之家的市值达到惊人的18.24亿元。
母婴之家所处的母婴电商行业,目前唯一的上市公司是港股的中国育儿网络(1736.HK),市值不过4.2亿元人民币,只有母婴之家的四分之一,而中国育儿网络2017年净利润尚有3458万元,远高于母婴之家。
新三板上另一家,与母婴之家业务类似的妈妈网(834093.OC),摘牌前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也不过才15.5亿元。
那么,是什么让母婴之家有勇气撑起这么高的市值?
三胖哥查阅公司公转书发现,在挂牌新三板前,母婴之家曾引入机构投资者上海昽桓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后者以4500 万元认购公司15.099万股,对应每股价格298.03元。
而此前,上海昽桓还曾经以4527万元受让原股东香港红虎持有的5.032%股权。
两次投资母婴之家,上海昽桓给出的估值分别是9亿元和18.5亿元,时间仅隔了半年。
资料显示,上海昽桓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出资额1亿元,只有两名自然人合伙人。
而在被强制摘牌后,新三板“股王”的荣誉,也有了新的主人,210元/股的孔明科技(872061.OC)。
三、母婴电商新常态:资本寒冬
2014-2015年最火的行业非“母婴电商”莫属,移动电商、跨境电商双风口的催化下,母婴电商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芽成长,蜜芽、贝贝、辣妈帮等一群母婴电商出现。
紧接着蜜芽、贝贝、宝宝树们开启价格战、广告战、营销战,一时之间仿佛回到团购的“百团大战”。在这场激烈战役中,虽然母婴之家率先突围,成功挂牌新三板,但结局也并不理想。
母婴新常态下,资本开始降温,产业结构在进行优化,产品和服务在进行融合,同时需要创新驱动,挖掘新的需求,这与过去两年的是大不相同的。
母婴电商在经历了资本热和烧钱大战之后开始回归商业竞争本质阶段,这将会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商业竞争本质在于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满足用户需求。
另一方面,母婴电商行业龙头公司正在加速资本化。
国内最大母婴社区宝宝树,已确定将于本月22日登陆港交所,计划募资8亿美金。
公开资料显示,宝宝树成立于2007年,上市前已完成10次融资,累计逾60亿元。今年6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宝宝树,此轮融资完成后宝宝树估值达到140亿元。
拥有众多企业巨头以及资本背书,宝宝树的营收数据也不够理想,据宝宝树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宝宝树营收为2亿元、5.09亿元和7.30亿元,同期亏损分别为2.86亿元、9.35亿元和9.11亿元。
行业大佬尚且如此,更不必说母婴之家这样的小公司。
“二胎时代”加速到来,可母婴电商的春天却看似遥远。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