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14:58 | 来源:未知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金融科技走向深入,将对传统金融业带来哪些影响,金融科技又将走向何方,成为业内思考的问题。
2018年即将迎来尾声。回顾2018年,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继续向金融领域渗透,改变着中国金融业态,带来全新的金融服务体验。随着金融科技走向深入,将对传统金融业带来哪些影响,金融科技又将走向何方,成为业内思考的问题。
11月13日,在主题为“预测与战略”的《财经》年会高峰论坛上,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兼首席创新官邱寒与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等业内专家一起就“传统金融的科技转型”展开热烈的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家传统金融机构都在用科技的力量“武装”自己,金融业态已经在慢慢发生变化。邱寒表示:“过往五年,很多的客户使用习惯已经从原先线下的传统使用习惯,慢慢过渡到了一个需要科技介入的习惯。这就迫使作为服务提供商的金融机构做科技转型,因为不变就意味着没有客户。”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转型是大势所趋。
据普华永道的研究显示,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在科技的助力下,从1.0时代的“信息科技+金融”、2.0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向3.0时代的“智能金融”转型。这个转型历程也是金融科技从前端渠道获客,全面应用到中后台产品设计、风控、合规等领域的过程。在这场金融科技转型的争夺战中,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是人才问题。邱寒谈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到现在的人工智能,不断涌现一些新的技术热潮,然而相关的专业人才非常紧缺。每一个新的科技热潮涌现的时候,企业都会面临招人难、人力成本贵等问题。同时,也会带来人才结构更加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问题。组建一个金融科技团队至少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这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讲,是非常大的困难。
其次是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邱寒进一步解释道,自己组建金融科技团队太难,中小金融机构的另一条路就是寻找外部供给方。目前能提供金融科技服务的公司有几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外包公司,也包括一些IT公司。他们很多时候拼的是价格竞争,但是事实上,在一个新科技刚出现还不是通用商品的时候,技术成本高昂,传统外包公司难以承受昂贵的成本。第二类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他们有技术实力但对于金融业务不了解,要将技术和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场景融合也是有难度的。第三类是一些创业公司。然而,很多小的创业公司难以达到银行的准入标准。因此,整个行业都面临“有需求,但是自己做不成,找别人做好像也很难”的两难困境。
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在转型中面临的困境,邱寒表示,金融壹账通在三年前开始对外输出金融科技服务,用“授之以渔”的合作模式助力中小金融机构实现科技转型。同时,我们认为金融业务场景是核心,科技的落地需要融合深厚的金融业务理解力,坚持推动“金融+科技”融合,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解决业务痛点的整体赋能方案。
到目前为止,金融壹账通已经服务中国483家银行、42家保险公司以及近2488家非银金融机构,开放了2000多个核心技术接口。在毕马威近日发布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公司100强榜单中,金融壹账通名列11位。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