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09:27 | 来源:未知 |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刚刚经历换帅的广发银行又迎来增资扩股。
刚刚经历换帅的广发银行又迎来增资扩股。耗时两年,广发银行近300亿元定增落定。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增资有助于广发银行补足资本,进一步满足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且有可能进一步推动上市。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广发银行近年来高管变动频繁、监管罚单不断,都成为阻碍其上市的因素。“补血”迫切 近300亿增资耗时两年落定
1月4日,中国人寿(20.330, 0.00, 0.00%)发布公告称,截至2018年12月14日,该公司已完成与广发银行股份认购协议的签署和认购款项支付工作。广发银行称,已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完成本次股份增发,定向发行42.85亿股新股,总股本增至196.87亿股,增资扩股总额达297.84亿元。
对于此次增资举措,广发银行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增资扩股总额达297.84亿元的资金已经全部到账。本次股份增发完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广发银行资本实力,为业务拓展和战略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广发银行此次增资历时近两年。2017年4月,广发银行召开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进行总额不超过300亿元的股份增发方案。
本次增资扩股是广发银行在大股东易主后的首次增资扩股。根据彼时公告,考虑到国有资产评估结果备案价格等因素,发行价格初步定为7.01元/股。不过,根据中航投资母公司中航资本(4.520, 0.00, 0.00%)在2018年7月的公告,广发银行增资扩股的每股增发价与之前相比有所下调,从每股7.01元降至6.9511元。
近年来,银行使用优先股、定向增资等工具为自己“补血”的现象已非常普遍。迟迟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广发银行更是在近年来出现资本充足率明显下滑的现象,“补血”需求迫切。数据显示,2015年末,广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43%,而2016年末该指标下滑为10.54%。2017年末,广发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回升,为10.71%,不过,面对新的监管要求,广发银行仍需“补血”。根据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于2018年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9.5%,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2018年底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分别为7.5%、8.5%和10.5%。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吕随启表示,增资扩股可以补充准备金,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压力,圈占更多金融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有利于广发银行进一步升级,实现超常规扩张。
三年两次换帅 罚单不断显内控隐忧
事实上,在宣布定增消息前,广发银行刚刚宣布换帅。2018年12月26日,广发银行公告称,由王滨接任杨明生担任广发银行董事长。广发银行方面称,杨明生因年龄原因,已于2018年12月25日提出辞任董事长及董事职务。
广发银行新任董事长王滨仅比杨明生小三岁,也是“国寿人”。1958年11月生,王滨先后在政府、金融机构任职,有近30年的金融管理经验。现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次也是广发银行三年间第二次换帅。2016年9月,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公司高管全部更换为国寿人马。彼时,杨明生就任广发银行董事长。
对于频繁的人事变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广发银行频繁更换管理层可能会在管理思路以及银行队伍建设上出现一段混乱情况,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管理层的频繁变动也会让广发银行品牌管理变得迷惘,无助于其品牌形象打造。
吕随启认为,频繁更换管理层,从不好的一面来说,对于管理思路和银行队伍建设应该会有一定负面影响。从好的一面来说,如果这种更换与市场形势的快速变化相适应,也许就可以称为必要的调整。人员的更换如果是在结构上的优化,则能够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也有可能是件好事。
对于中国人寿入主的影响,广发银行方面表示,依托大股东背景,广发银行得以共享国家最大商业保险集团资源和中国人寿的“金字招牌”。从量上看,协同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双方落地的投融资项目已达数十个,金额超千亿元。从质上看,协同模式不断升级,金融供给质量从“大卖场式的相互代销”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升级。
除了人事变动,广发银行近年来罚单不断,也引起市场关注。中国人寿入主不久后,广发银行就遭遇“侨兴债”风波。2017年,广发银行因为“侨兴债”遭受7亿元天价罚单。此后,广发银行接连遭到处罚。据不完全统计,广发银行2018年所收罚单涉及金额就超过千万元。
对此,宋清辉表示,2017年以来,广发银行频频被罚,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广发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吕随启表示,频收罚单说明银行业务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范畴,有可能因此放大风险。希望广发银行能够立足长远,以此为契机,规范内部管理,满足监管要求,把坏事变成好事。
一波三折 七年上市计划仍搁浅
除了罚单问题,广发银行上市进程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去年,广发银行迎来30岁生日,不过,在三十而立之际,广发银行仍未在上市战略上实现突破,也因此位列仅有的3家未上市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
2011年5月,广发银行就已向证监局备案,正式启动IPO,方案是“A+H”同步上市。为了推进IPO相关工作,广发银行在2012年进行股权规范与股东确权,基本完成不合规股东的清理工作。 2013年4月,广发银行股东大会正式授权董事会及高管层启动上市计划;2013年12月初,广发银行决定暂搁A股上市计划,全力挺进H股,争取2014年6-8月完成IPO上市。在2015年年报中,广发银行表达了IPO的愿望。
在2016年,广发银行步入“国寿时代”。彼时,有市场人士认为,中国人寿入主会给广发银行IPO带来转机。不过,在2017年7月13日晚间,广发银行的IPO状态已悄然改成了“暂时中止”。
一位广发银行内部人士指出,广发银行内部上市动力不足,上市之后,各类经营指标信披严格,管理层并不太希望如此。
对于广发银行迟迟未能上市,宋清辉表示,增资扩股对于一家银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广发银行迟迟不能上市的原因主要是股权结构不稳定、高管变动频繁、银行声誉受损严重等,这些都会影响广发银行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监管机构通常也会考虑暂停审核。未来,广发银行应及时补上相关的漏洞,等待时机再申请上市。
吕随启表示,上市推迟的原因也许不是单方面的,比如宏观经济下滑、外部环境趋紧、IPO速度整体放慢,又比如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一些指标可能难以满足监管要求,而且在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前提下,受融资约束的限制,银行也有可能主动推迟上市步伐。
事实上,广发银行并未放弃上市计划。广发银行方面表示,实现公开上市是广发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夯实持续发展基础的必由之路。广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后续广发银行将在前期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与形势变化,继续推进上市进程,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