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10:19 | 来源:证券时报网 | | [科创板]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出现了第一例IPO被否的案例,证监会给出的“红牌”,让恒安嘉新在注册阶段倒在了科创板的门外。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出现了第一例IPO被否的案例,证监会给出的“红牌”,让恒安嘉新在注册阶段倒在了科创板的门外。可见,要上科创板必须得有真材实料,既得过得了交易所的问询式审核,还得通过证监会在注册时的把关。
恒安嘉新注册被否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控缺失以及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披露存疑等问题有关。证监会认为,恒安嘉新的2018年报中存在一项会计差错,4个合同收入确认时点有误,发行人将该会计差错更正认定为特殊会计处理事项的理由不充分的情况。同时,因股权转让认定导致股份支付需要进行会计差错更正,恒安嘉新未在随后的招股说明书中按要求进行披露。基于这两种情形的存在,证监会对恒安嘉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作出不予注册的决定。
这对恒安嘉新无疑是晴天霹雳。从四轮70多个问题的问询到科创板上市委的审核,再到证监会的注册,恒安嘉新149天的上市之路在“临门一脚”被卡住,证监会的“否决票”让市场见证到了IPO注册制的威力。由此可见,科创板的层层审核,不止是交易所层面需要把好问询审核关,而是拟IPO企业即便通过了交易所的审核关,还得面临着证监会的“审核”。证监会审核更多的是关注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内容有无遗漏、审核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发行人在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重大方面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在这种“关注”之后,证监会有权给出“不予注册”的决定。
恒安嘉新科创板IPO被否证明了IPO注册制的监管强度非但没有放松,甚至严于现行的主板IPO监管尺度。证监会的“注册”不是走过场,不是重新审核,更不是双重审核。它侧重于质量控制和IPO把关,主要目的是督促拟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内容,让企业和科创板定位、发行条件更加贴合,而不是回到行政审批的老路。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