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03:58 | 来源:证券时报 | | [保险]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保险资管与银行理财、私募基金等大资管机构同台竞技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站在行业大爆发的前夜,保险资管机构的“抢人大战”已经暗流涌动。
保险资管与银行理财、私募基金等大资管机构同台竞技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站在行业大爆发的前夜,保险资管机构的“抢人大战”已经暗流涌动。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成立的交银康联资管正面向全行业招聘总经理,要求“金融行业具有良好的个人声誉”,表示将给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
500亿规模公司招老总
日前,几乎与保险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的同一时间,交银康联人寿旗下资管子公司招聘总经理的消息也在圈内传出。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交银康联资管的招聘要求包括“金融行业具有良好的个人声誉”,并表示将给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
交银康联资管是交银康联人寿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今年6月18日正式成立,坐标上海。交银康联资管的开业,成为2018年我国提出加快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以来,第二家获准开业的合资保险资管公司。母公司交银康联人寿成立于2010年,公司资产规模近500亿元。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交银康联资管总经理一职要求有10年以上资管行业、5年以上保险资管或者委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部门负责人以上工作经验。
拟任总经理须具有良好的风控意识、营销能力以及丰富的投资、研究、交易等方面管理经验,熟悉各大类投资资产管理业务,有保险资金组合配置经验,特别是具有标准化资产管理经验。该招聘信息还提出,拟任总经理在金融行业具有良好的个人声誉,对保险资管或保险资金理解较为深刻者可优先考虑。
薪酬方面,有了解情况的人称“相当具有市场竞争力”。
从交银康联的描述来看,这是一个面向大资管机构、更具开放性、复合性的岗位。拟任总经理除了要求具有丰富的投研经验外,还要有良好的营销能力、“在金融行业具有良好的个人声誉”,这在主要管理母公司资产的保险资管类招聘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据悉,根据交银康联的业务规划,拟任总经理将抓起第三方委托资产管理业务,也就是除了管理母公司的保险资金之外,还要拓展外部委托资产。谁将担任这家管理规模近500亿元的保险资管公司的总经理,相信答案在不久后就会揭晓。
资管人才纷纷“跨界”
保险资管机构数量并不多,但是管理规模不小。
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保险业共成立了27家综合性保险资管公司,14家专业性保险资管公司,11家境外投资子公司,16家保险系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和8家养老金管理公司。
也就是说,保险资管机构的总经理职位仅76个,但这76个人肩负的责任并不轻。截至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7.78万亿元,其中大部分都委托给保险资管机构管理。
多年管理保险资金的经验,让保险资管机构在长期配置和大类配置方面积累了专长。近年,保险资管开始探索非险资业务,目前受托管理的非保险资金也达到了1.5万亿以上。
近年,保险资管机构纷纷构建“产品化”的能力,开展保险资管产品业务。截至2019年9月末,保险资管产品的余额2.68万亿元,其中债权投资计划1.24万亿元、股权投资计划0.12万亿元、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1.32万亿元。
虽然管理着十几万亿的资产,但保险资管行业仅有1万左右的从业人员,高管人数更是少到只有几百人,这并不是一个人力密集型的行业。
保险资管公司的高管都从哪里来?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在保险资管董事长和总经理中,不少人除了保险背景外,还有基金和证券从业经历,此外,也有部分高管曾在银行、信托、期货等行业任职。
上个月,原华宝证券董事长陈林拟任太保资产总经理的消息,在证券业和保险业都引起关注。从某个层面来说,陈林从证券公司向保险资管业流动,是保险资管走向市场化的一个反映。
比如,太保资产的现任高管团队也有不少有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非保险资管从业经历。以太保资产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于业明为例,在加入太保之前,其曾在证券、信托、实业、投资公司等4个行业任职。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管理保险资金量最大的7家保险资管公司中,13位董事长、总经理(含拟任)中有过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业从业经历的有10人,还有3位有在实业公司以及其他行业从业的经历。
一家保险资管总经理表示,第三方业务是推动市场化与专业化的重要渠道,保险资管公司要寻求突破,以更高水平的专业化,拓展更广的市场。在转型过程中,要着力建设以“了解产业、知悉金融、精通财务、熟悉投行”四柱支持的立体式、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
不难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跨行业人才向保险资管业流动,将为保险资管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新思路。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