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登陆A股 7险企浮盈逾百亿成大赢家

2020-01-17 10:04 | 来源:证券时报 | 作者:未知 | [保险]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6-2018年,京沪高铁营业收入分别为262.6亿元、295.6亿元和31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亿元、90.5亿元、102.47亿元。2019年前9月,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归母...

        中国最赚钱的高铁——京沪高铁于1月16日正式上市。作为发起人股东之一,陪伴京沪高铁一路成长的险资也尝到硕果,上市首日至少为险资带来上百亿元浮盈收益。

        京沪高铁开建之初筹资颇费周折,彼时7家保险机构募资160亿元,通过股权计划方式进行投资。这也是保险资金首次以股权投资计划方式投资具有国家重大战略价值的基础设施项目。

        7险企联合投资160亿

        上市首日浮盈超百亿

        京沪高铁是中国最赚钱的高铁。数据显示,2016-2018年,京沪高铁营业收入分别为262.6亿元、295.6亿元和31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亿元、90.5亿元、102.47亿元。2019年前9月,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归母净利润95亿元,相当于每天净赚3455万元。2019年9月末,京沪高铁资产总额1870亿元,股东权益总额1597亿元。

        京沪高铁上市后,以平安资管为代表的保险资金联合体作为发起人股东之一,亦尝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甜头。在京沪高铁公司成立之初,保险资金通过“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向京沪高铁总投资160亿元,持股数量为约49亿股,持股比例11.44%,本次上市后持股降至9.98%,仍位列京沪高铁第二大股东。

        “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投资机构共有7家保险机构,牵头发起人为平安资管,共同发起人包括太保资管、泰康资管和太平资管;参与认购方包括中再集团、人保财险以及唯一的合资险企中意人寿。

        在京沪高铁建设初期,险资对于投资京沪高铁也有疑虑,京沪高铁的收益前景并不是很明朗。一是险资当时对于通过股权方式投资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尚在试水阶段,保险公司对铁路建设以及运营经验不足,相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二是一直以来,中国的铁路经营效益不佳,怎样保证市场化后就能走上盈利之路亦是个难题。

        不过,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高,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周期特性非常匹配。2008年,平安资管作为牵头人设立股权投资计划,在保险业内最终成功募资160亿元,通过股权计划方式投资京沪高铁。

        其中,平安资管作为牵头发起人出资63亿元,持有投资计划份额39.375%;3家共同发起人太保资管出资40亿元,持有份额25%,泰康资管出资30亿元,持有份额18.75%,太平资管出资20亿元,持有份额12.5%;参与认购人中国再保险集团、中意人寿、人保财险各出资3亿元、2亿元和2亿元,持有份额分别为1.875%、1.25%和1.25%。

        京沪高铁的快速发展证明了投资决定的正确性。仅以4.88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平安资管所持股份市值239亿元,较初期投入浮盈79亿元。按照10年投资期计算,平均年化收益率近8%,复合年化收益率4.09%。如果按照6.77元的最新股价来算,浮盈已超170亿元。该收益尚未计算分红和未来持续收益。

        平安回应:

        长期持有暂无减持计划

        根据公开资料,险资联合体持股京沪高铁的限售锁定期为12个月。那么险资是否打算在限售锁定期满后减持套现?

        平安方面表示,京沪高铁具有独特的线位优势,是中国最优质的铁路资产之一,中国平安非常看好京沪高铁项目的未来发展前景。平安集团对京沪高铁项目是长期持有投资,目前无减持计划,并将会长期助力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太保资管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公司一直坚定投资京沪高铁项目。一是,这属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大的民生意义;二是,测算显示,该铁路未来一定是中国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铁路之一。“重大基础设施初期收益可能不太高,但因为是长期投资,一旦运力形成,回报是持续和稳定的。”

        提及未来是否还会投资高铁项目,平安表示,铁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与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高等独特优势天然匹配。除“平安-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外,中国平安还于2015年投资中国铁路发展基金14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国家批准的铁路建设项目。另外,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管还先后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参与投资赣铁集团、湖南铁投、贵州铁投等重大项目,累计金额超过280亿元。未来,中国平安将继续发挥险资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高等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实体经济的支持。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