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08:17 | 来源:电鳗快报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概股唯品会3月6日的逆势暴涨影人瞩目,当日股价上涨26.98%,报16.66美元/股,且市值超过100亿元,达到111.46亿美元;3月7日有所回落,下跌0.90%。......
《电鳗快报》文/高伟
美股重挫超3%,“特卖”电商唯品会飙升近27%!这种炸裂式的极端对比,到底发生了什么?股价会有持续吗?
《电鳗快报》注意到,北京时间3月6日凌晨,受疫情影响,美股周四大幅收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3%,其中道指收盘下跌3.58%;纳指跌3.10%;标普500指数跌3.39%。其中,道指一度下挫超过1100点,最低下跌至25943.33点。3月7日凌晨,美股尾盘跌幅收窄,道指收跌0.98%,标普500指数收跌1.7%,纳指收跌1.87%。
然而,中概股唯品会3月6日的逆势暴涨影人瞩目,当日股价上涨26.98%,报16.66美元/股,且市值超过100亿元,达到111.46亿美元;3月7日有所回落,下跌0.90%。
《电鳗快报》发现,唯品会股价暴涨,与3月5日披露的财报密切相关。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营收29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4%;GMV突破476亿元,同比增长14%。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四季度,唯品会业绩延续向好趋势,已实现第29个季度持续盈利,在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15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111.4%,实现翻倍。此外,2019年全年,唯品会的活跃用户数量与总订单数分别同比增长了14%和29%,至6900万人和5.66亿单。
实际上,唯品会走的这条“特卖”之路并非平顺利。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定位于“特卖商品”电商,通过买断库存商品的自营模式,既能为上游的品牌商处理尾货、加快库存周转,也能为下游的消费者提供低价的品牌商品。2011年至2013年,唯品会发展的顺风顺水,其中2012到2013年间的收入增幅达到了120%的高增长。然而,随着流量红利的迅速消退,以及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向特卖等垂直领域纵深切入的加大,唯品会正面临着增长的极大压力。据报道,为了突破困局,唯品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性尝试:扩充品类、转型平台电商、借鉴拼多多尝试社交电商等。然而一番操作后,公司反而陷入了定位混乱的复杂局面。
2018年下半年,唯品会不得不重新开启“专注特卖”的回归之路。不过,时过境迁,“特卖电商”已经不再是创新风口,并且电商巨头对于垂直电商的挤压,也使得增长愈发困难。不过,唯品会挺过来了,重新回归“特卖”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唯品会业绩实现了倍增。
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呢?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就提到:“在2019年第四季度,我们终止了品骏快递配送业务,此举已经、并将持续为公司节省可观的运营成本。现在,用户已经能享受顺丰提供的优质配送服务。”也就是说,成本下降,是公司业绩出现增长的一个原因。不过,公司的收入增长处于疲软状态。《电鳗快报》发现,唯品会在2019年取得营业收入9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在收入组成上,产品销售收入仍然是唯品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全年收入达到887.2亿元人民币,但同比增长仅8.8%,占总收入比例达到95.4%。对比同样以自营为主的综合电商平台京东,在2019年25%的收入增幅,唯品会全年10%的增长就显得平淡了。
值得注意的是,唯品会活跃买家数量增长缓慢,而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大,垂直电商相比较综合电商获客成本高、获客难的问题,也困扰唯品会。另外,唯品会销售的更多是打折的“高档品”,并未享受到下沉市场增量用户带来的红利;而对于更高质量的用户,由于近几年几家大型综合电商均不同程度向尾单市场加大投入,如淘宝旗下淘品牌等的迅速崛起,这也使得唯品会很难在市场中以较低成本获得优质新用户,反而是要想尽办法防止老用户向其他大平台流失。
“除了行业内竞争加剧以外,唯品会更大的挑战还在于由于时代的进步,品牌商尾货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业内人士分析称,越是知名的大品牌,其库存管理效率越高,最终产生的滞销尾货就越少。因此,尾货的来源正在成为唯品会全面回归“特卖”的实质性障碍。
《电鳗快报》认为,二级市场上3月7日股价的回落,也提前印证了唯品会业绩暴增之路不会维持。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