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董责险新增投保超4成 业内:风险定价待完善

2021-01-04 12:40 | 来源:蓝鲸保险 | 作者:李丹萍 | [保险]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整体来看,2020年,投保董监高责任险的A股上市公司特征发生变化,采购考量从基于海外风险管控的需求到A股风险敞口需求;民营企业、高新企业需求增长;IPO企业需求增长。......

        原标题:2020董监高责任险新增投保超4成,业内:市场覆盖不足、风险定价待完善

        蓝鲸保险获悉的业内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投保董监高险的家数接近400家,2020年,新增投保家数约170家,涨幅超4成,上市公司关注并投保董监高责任险的增长趋势明显,热度飙升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整体投保率仍不到15%,市场覆盖度相对不足。

        整体来看,2020年,投保董监高责任险的A股上市公司特征发生变化,采购考量从基于海外风险管控的需求到A股风险敞口需求;民营企业、高新企业需求增长;IPO企业需求增长。

        针对董监高责任险后续发展,业内人士分析,保险公司需加大承保控制,提高风险筛查,风险预防,风险控制能力,推升整体投保率的同时适当提升费率,保证市场稳定性及可持续性,避免“被赔穿”。

        上市公司履职环境变化,董监高责任险转嫁风险

        究其原因,董监高责任险热度的上升,首先是源于外部环境变化。2018年以来,A股市场资本制度及政策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上升,法制化建设不断加强,投资者维权意识也持续提高。

        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证券法》,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大幅提高,上市公司的履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首次写入“投资者保护”的专门章节,有针对性地做出投资者权益保护安排,将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资本市场现象及变化,在推动上市公司更加规范运作的同时,也客观上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维权诉讼风险有所增加。

        为完善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促进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更充分地发挥决策、监督和管理职能,保障公司和投资者的权益,稳健发展,部分上市公司选择购买董监高责任险,增厚公司经营“安全垫”。

        其次也源于市场案例的持续教育,譬如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引发市场对董监高责任险的关注,保险公司借此加大对董监高责任险的推广和宣传,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蓝鲸保险了解到,此前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的公司主要是以下几类,A股和H股两地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较好的大型国企及金融机构;高管或股东有外资背景的或有跨国业务的公司;科创板公司等。

        “从2020年董责险采购的情况来看,采购的上市公司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平安财险高端责任险事业部总经理沈乐行在接受蓝鲸保险采访时表示。首先是从基于海外风险管控的需求到A股风险敞口需求的变化。按2020年前的投保情况来看,有超过3成已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为多地上市,采购考量中以海外风险管控需求为主,但在2020年新增采购的上市公司中,A股法律法规变化成为推动采购的核心动因。其次是民营企业、高新企业需求增长,这一趋势与新《证券法》及信息披露要求提升息息相关。除此之外是IPO企业需求增长,依托注册制的施行以及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信息披露要求及监管力度持续上升,更多IPO企业在上市之初着手采购董责险,以便更好完善自身风控。

        不过,目前A股上市公司对于董监高责任险的投保率还不到15%,远低于欧美国家90%的比例,市场覆盖度不足,重要原因之一是董责险的风险转移功能尚未得到国内上市公司的普遍理解和认可。

        “我国内地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足,追责意识不足”,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对蓝鲸保险分析指出,在其看来,早前国内上市公司大多无董责险意识,监管部门对经营不善或严重违规行为,很少向企业高管实施经济追责;个别上市公司发生经营不善或违规行为,也曾出现独董辞职后转身到经营效益好的上市公司继续担任独董的现象;监管部门对违规上市企业存在只罚企业不罚高管的现象等,导致部分上市公司有侥幸心理,存在不懂或不愿投保董责险等现实情况。

        “也有少数公司存在‘成本优先、小额采购’或仅以价格作为第一选择,而忽视风险敞口的情况;同时在已发生问题后才采购保险的‘逆选择’情况和希望通过商业保险转嫁行政罚款等不可承保事项的情况也偶有发生”,沈乐行说道。这些情况给董责险市场教育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加深风险认知,同时保险业也需做好产品宣传和产品设计,明确保障范围及不承保逆选择、故意违法行为和罚金罚款等。

        进一步完善定价基础、加强风控,避免“被赔穿”

        从统计情况来看,2020年新采购董责险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85%会选择3000万-1亿的赔偿限额,其中选择5000万和1亿的公司数量最多,占比接近70%,约7.6%的上市公司采购的赔偿限额低于3000万。就保费而言,30万-80万的占比接近60%,约4成公司保费水平低于30万,整体来看差异较大。

        蓝鲸保险从业内了解到,董责险费率基本上“一司一价”,两家规模业绩相似的公司,也会因风险状况不同而产生较大的保费差距。

        沈乐行介绍,从保险公司的定价考量来看,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一般风险因子,对上市公司的风险审核会根据其自身的市值、股价表现、公司治理情况、财务状况及信息披露质量等进行审核;二是各保险公司对于所承保风险的专业认知的不一。

        其提醒称,由于当前董责险市场覆盖度的不充足,保险公司对理赔出险情况了解有限,进而出现部分保险公司采取低价策略,核心问题是对风险了解不足。“以2019年为例,全市场仅5000万左右保费,只要已投保的公司中有1家出险,将直接导致全市场保费因单笔业务被赔穿”。沈乐行建议,为了能让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推升董责险整体投保率并适当地提升费率,这样该市场才能有更好的稳定性,也才可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对于董监高责任险后续发展,业内人士普遍持有积极看法,上市公司的风控意识并非昙花一现,对于内控制度和风控预案的需求会日趋常态化,随着证券市场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A股上市公司采购董责险也将普及化。

        “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面对的责任风险是加大的,为了有效转嫁风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购买董监高责任险”,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分析指出,“但上市公司也要意识到,买了保险不是进了保险箱,只是转嫁了一部分风险而已”。

        同时,王绪瑾提醒称,国内董监高责任险历史理赔数据相对有限,不够充足。针对后续发展,保险公司需加大对董监高责任险的承保控制,提高风险筛查,风险预防,风险控制能力,“不能光是挣吆喝”。其次,进一步完善定价的基础,不断探索完善费率机制等。

        “风险定价合理,才能产生保险需求,但切忌盲目套用国际市场定价标准,要根据中国市场开展董责险精算定价,不能‘盲人摸象’”,郝演苏持有相似观点,其表示,董监高责任险后续发展的关键,也在于监管部门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理手段和方式,刺激上市公司投保需求。

        “一方面,A股市场法律监管环境正经历高速的变化和发展阶段,上市公司需要持续学习了解市场最新动态和风险变化,做好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相关风险及保险产品的宣传、普及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投入成立董责险专项团队也须成为更多保险公司的必要考量”,沈乐行说道。(蓝鲸保险 李丹萍)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1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