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对各行业的影响

2021-02-04 10:33 | 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 作者:侠名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截止到美国东部时间1月27日下午3时,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亿,新增速度在1月8日当周到达顶点。

        肖立晟、叶慧超

        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叶慧超: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学博士

        截止到美国东部时间1月27日下午3时,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亿,新增速度在1月8日当周到达顶点。目前全球有16种不同技术路线疫苗进入了临床三期试验,多个国家去年12月下旬开始疫苗接种。根据OurWorld Data数据,目前累计接种疫苗9899万剂次。从疫苗分配和接种效果来看,以色列、阿联酋等西亚国家明显领先,其中以色列疫苗覆盖率全球第一,欧美国家处于第一梯队。根据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创新中心研究,高收入国家疫苗获得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而我国虽然疫苗研发处于第一梯队,但普及程度落后于发达国家。秋冬季以来疫情在北方多地爆发,北方多省纷纷对中高风险地区实施封锁,并且号召大家春节留在原地过年。我们认为虽然目前疫情封锁措施持续,但对春节的冲击不宜高估。

        从疫情冲击影响来看,由于目前注重精准防控,且大多数地区仍处于低风险,就算返乡过年受阻,但由于去年基数较低,一季度餐饮和住宿行业将明显好于去年疫情严重时期,预计餐饮行业同比增长20%以上。酒店行业受制于出行需求,但一线城市居民就地度假也会拉动住宿行业整体营收。出行受到疫情影响最为严重,预计今年春运出行将比2019年下降60%以上。

        从行业影响来看,一季度接触性服务业将继续承压,但“宅经济”将持续复苏,生产方面由于节后用工充足,2月或是历史最高水平,进出口行业受疫情影响不大。疫情常态化情境下核酸检测板块将在短期内收益明显,长期利好在线经济。一是疫情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习惯,二是近期互联网反垄断有利于行业生态健康。其他行业中,消费金融和数字金融属于十四五重点支持板块,且疫情常态化下在线诊疗、云计算、云产品&服务也将在政策层面受益明显。

        一、 2021年全球疫情跟踪

        全球确诊突破1亿。2021年以来,疫情在全球多地反弹,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6日14时22分(北京时间27日3时22分),全球累计确诊超过1亿例,死亡214.9万例。从国别看,美国累计确诊2536.3万例,死亡42.3万例,均居全球首位。除了美国以外,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000万的只有印度,截止1月27日0时,印度累计确诊1069万例,死亡15.3万例,其他确诊排名前十国家分别为巴西(893.6万)、俄罗斯(376万)、英国(370万)、法国(307.9万)、西班牙(267.6万)、意大利(248.6万)、土耳其(244.2万)和德国(216.5万)。国内目前累计确诊超过10万例,现有确诊达到2897例,累计死亡4816人。1月以来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及上海等地出现局部散发疫情,近一个月累计新增2016人。目前国内高风险地区共有9个,中风险地区累计76个。

        图1 全球新增病例趋势 数据来源:Wind

        新增速度再度刷新。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跟踪统计数据,全球疫情从首个病例到1000万用时6个月,从1000万到2000万用时43天,从2000万到5000万总共用时4个月,从9000万到1亿仅用了16天。

        二、 全球疫苗接种情况统计

        2.1. 目前各类疫苗上市情况

        两款国产疫苗成功上市。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遏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2020年12月3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科兴生物随后也获得了上市许可。国产疫苗也获得了外国政府的青睐,12月9日,阿联酋成为首个正式批准一款中国新冠疫苗的国家;12月10日晚,埃及也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获得中国新冠疫苗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和我国签订疫苗购买协议,包括菲律宾、巴西、乌克兰、匈牙利、墨西哥等。

        全球疫苗进展。根据WHO以及相关机构官网信息,目前全球共有16种不同技术路线疫苗进入临床三期试验,其中8种已经获得相应国家授权上市(印度数据不全)。在疫苗选择方面,美欧国家、以色列主要接种辉瑞/BioNTech、莫德纳和牛津疫苗,阿联酋、巴林主要使用中国国药疫苗,巴西已经批准中国科兴生物疫苗接种,俄罗斯接种疫苗来自其本国的Gamaleya研究所(卫星-V)。

        2.2. 各国疫苗接种扫描

        疫苗分配难言均衡。从疫苗覆盖率角度考察,发达国家潜在疫苗订购率较高,低收入国家覆盖率较为受限。根据杜克大学全球健康中心数据,目前全球疫苗确认购买量达到72亿,另有52亿潜在采购剂量。其中美国、欧盟以及COVAX疫苗分享计划采购量都超过20亿剂,其他发达国家采购量也都完全覆盖总人口。相对于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受制于研发能力与资金不足等问题,整体在疫苗分配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图4中低收入国家疫苗难获取(单位:百万) 数据来源:杜克大学

        多国开启疫苗接种。世卫组织1月11日例行发布会称:去年12月中旬以来已有40多个国家陆续启动新冠疫苗接种,种类涵盖辉瑞、中国国药等企业参与研发,包括核酸、灭活疫苗在内的五种免疫路径,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预计可从今年2月开始向各国交付疫苗,今年年底前可提供20亿剂的疫苗。目前根据OurWorld Data数据,截止1月31日,全球共接种疫苗9899万剂,美国共接种3112万剂,中国总共完成2400万剂次接种,英国共接种979万剂次,以色列完成487万剂次接种。

        图5全球新冠疫苗接种数量分布(百万) 数据来源:OurWorld Data

        以色列拔得覆盖率头筹。从全球范围来看,以色列是目前疫苗覆盖率最广的国家,每百人达到56.28人接种。这和其人口规模较低、较高的疫苗自主生产能力、非常及时的海外采购以及半军事化的分发体系分不开。考虑到单人多次接种的情况,以色列接受至少一剂疫苗人数占总人口35.6%,疫苗覆盖率同样为全球最高。排名第二的是阿联酋,每百人接种达到32.3人。

        欧洲国家对疫苗接受程度较高。从对疫苗的接受程度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容易接受疫苗。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对全球居民疫苗接受度的调查显示,排名前8都是欧洲国家,目前覆盖率较低可以由产能不足解释,北美洲加拿大接受程度最高,而日本的疫苗接受程度居于亚洲首位。

        欧盟疫苗供应明显不足。相较于美国,欧洲国家疫苗供给存在明显短缺。作为人均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丹麦每百人只有3.6人接种疫苗,远低于以色列的52人及英国的14.42人。主要原因之一是欧盟国家普遍采购较慢,由于财政体系僵化,各国必须由欧委会统一采购疫苗,造成订单延误。同时由于对潜在副作用的担忧,各国拖延了紧急授权的使用。各大厂商缺乏整体统筹安排,不愿向疫苗供应商提供产能。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经费不足,2020年欧委会仅批准了37.9亿欧元采购疫苗,远不及白宫批准的180亿美金的采购规模。

        我国疫苗覆盖比例落后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疫苗研发水平处于第一梯队,但人均疫苗覆盖率处于落后水平。发达国家中加拿大的潜在人口覆盖率最高,达到532%。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疫苗供给相当充足,采购覆盖率均达到200%以上。

        三、 秋冬季国内疫情复发情况

        3.1. 1月以来北方多省疫情爆发

        秋冬聚集性疫情在多地爆发。去年2季度之后至11月之间,国内基本上只有个别省份、零星出现疫情的散发,全国范围内情况非常稳定。但去年12月中旬以来,随着天气转寒、加之临近元旦春节,人员流动有所增加,疫情较此前有所抬头。1月以来累计新增确诊3200多人,涵盖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山西多地。本轮疫情主要以境外输入关联本地传播为主,同时出现了涉及农村地区的聚集性疫情。由于发生在农村地区,检测能力、防控意识相对薄弱,导致疫情发生初期未能及时阻断传播链条,疫情防控难度更大。

        3.2. 各地防疫措施一览

        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相继发生散发疫情或聚集性疫情,并出现涉及农村地区的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农村地区防控方案》),要求农村地区春节返乡防控措施升级。

        城市地区:坚持“精准及时”防控模式,强化流调、溯源、密接隔离、区域性排查,基于城市地区较强的检测能力和防控强度,在尽量减少对人员流动限制的目标下精准阻断传播链条。

        农村地区:强化疫情检测力度。《农村地区防控方案》大幅提高了农村返乡的前提要求,要求春节返乡必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证明,并且即使返乡后也要求减少聚集,实施居家健康监测。此外,要求春运期间1月28日开始后返乡人员须在返乡后第7天、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

        3.3. 春运防控方案的影响

        农村地区限制加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农村地区防控方案》),要求农村地区春节返乡防控措施升级。《农村地区防控方案》显著增加了在外务工人员春节期间返乡的难度和成本,加之各地采取各类措施鼓励就地过年,预计以往占到春运人次相当比例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潮或将明显降温,但由于强调分级管控,且由于去年疫情爆发在1月下旬春节假期,2月节后返工受到严重冲击,预计今年春运返工形势将好于去年。

        不宜过度高估防控影响。一方面,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言人表示,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不允许“一刀切”,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这说明当前宏观政策更多是鼓励而非强制。在具体落实方面,事业单位和国企执行偏强制,经而济活跃度较高的私营企业更多是鼓励。另一方面,除了北京上海个别地区以外,目前中高风险地区都集中在北方,历年人口流动较南方大省要少一些,大部分地区还是低风险,对春节经济影响程度有限。

        四、 春节防控对各行业影响

        4.1、 精准防控下各行业疫情影响程度

        由于国家卫健委要求今年春运整体实施精准防控,对各行业的影响需要拆分分析。今年春节为2月11日,春运周期为1月28日至3月8日,2月份各行业经营将受到春运的影响。

        餐饮:春节期间是餐饮旺季,去年由于疫情封锁,全国各地餐饮几乎冰封。由于城市地区疫情防控措施精准化,今年春节期间餐饮、住宿行业的表现预计明显好于2020年春节。但各地普遍不鼓励大规模聚餐、以及居民自我防护意识的增强,预计主要依靠外卖拉动,我们预期今年春节期间的餐饮住宿类消费总体水平仍明显弱于2019年春节。在去年一季度低基数的情境下,我们预测今年一季度餐饮业同比上升20%以上。

        图12精准防空下餐饮小幅复苏 数据来源:同花顺

        酒店:去年春节期间由于各地疫情封锁,酒店业大幅受损。预计今年酒店住宿行业依旧受到居民减少出行影响,但由于疫情以来线上业务已经被各行业所接受,企业商务出行需求受损预计远低于去年同期,因此受影响的主要是春节返乡旅行的需求。今年在鼓励大家就地过年的基础上,国内酒店业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考虑所有原先出境游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部分居民会选择留在低风险地区大城市度假,弥补酒店营收。

        出行:出行应该是今年春节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从一二线城市的地铁客流量数据来看,集中的春运时间往往持续1个月左右,对应春节前后分别有15天左右的时间。随着今年强制核酸检测等一系列减少人员集中流动的政策出台,直接限制农民工返乡的积极性。根据交通运输部预测,今年春运客流将明显减少,全国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11.52亿人次左右,日均2880余万人次。整体来看,今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数量预计将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比2020年下降两成多。由于春节出境需求转移到云南、海南等低风险地区,低基数效应下今年一季度航空业同比数据将迎来高涨。

        4.2、 春节后复工复产阻力降低

        农民工返乡门槛提高。往年春节后农民工返程缓慢一直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今年春节不返乡的情形下,由于工人返乡离岗的数量较往年锐减,春节前2 周至春节后2周(共4周)的工业生产总体活跃程度有望保持强劲。从农民工的行业分布来看,建筑业与制造业是农民工的两大就业行业,“就地过年”以及“限制返乡”政策料将导致上述行业的部分员工滞留在工作地,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春节期间的劳动力供应水平,同时解决开春后“用工荒”的问题。

        2月生产或达到历年最佳。按以往的经验,尽管春节官方假期只有7天,但部分员工会选择提前休假、延后返工等方式以拉长休假周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恢复偏慢。以2019年为例,春节假期由2月4日开始,并于2月10日结束,但电厂耗煤量却要等到2月23日才恢复至常态化水平。“就地过年”可以有效地提升节后复工的效率,考虑到春节效应的时间错位影响,我们认为2月的工业生产可能达到近十年新高。

        4.3、 低基数下各行业复苏预测

        三大行业影响呈结构性分化。众所周知,2020年一季度由于疫情冲击,各项经济数据都跌入低估,基数效应下21年一季度数据肯定远超预期。对于消费来说,今年春节疫情影响呈现结构性变化:1.线下服务消费面临较大阻力:短期看,疫情防控仍是政府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疫情反复会导致防控快速升级,因此线下消费的修复与疫情扩散情况不容乐观;2.“宅经济”板块将反弹明显,如果用2019年之前社零中各分项占比减去2020年一季度各分项占比得到疫情冲击影响程度来看,通讯器材、文化用品等消费业态今年可能不降反升;线上消费持续收益:从供给来看快递和外卖不返乡过年反而使得网购和外卖的供应能力提升,需求端由于2021 年春节期间宅家时间被动增多,线上消费活动将更加活跃。预计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达到1%左右。

        “原地过年”利好整体投资。“春节不回家”对工业生产、劳动力供给等方面产生正向支撑,农民工供应充分推动施工强度高于往年春节时期,从而带动基建投资的适当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制造业投资,受益于前期工业企业利润修复及信贷资金侧重支持,制造业投资增速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去年11月以来,地方债额度大幅下降,且目前尚未下达2021年额度,一季度基建投资受压明显。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前高后低,一季度拉动GDP2%左右。

        进出口扰动有限。去年下半年以来出口增速暴涨,主要得益于中国出口海外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并保持在高位,随着疫苗接种普及,预计海外供应链将在二季度复苏,春节扰动非常有限。短期来看,集装箱周转降速对出口产生一定扰动,我们认为春节不回家带来的工业生产景气,对出口产生一定间接利好,但影响相对有限,预计一季度出口拉动GDP和去年Q3类似。

        五、 疫情常态化各行业长远影响

        5.1、 检测行业短期获益

        检测能力上升明显。2020年疫情之前,我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只有1300个左右,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目前我国可做核酸检测的机构达到8437个,单日检测能力达到千万级。目前我国的核酸检测试剂日产能为665.5万人份以上,抗体检测试剂日产能为1546万人份以上,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为190万人份以上,累计日产能达2401.5万人份以上。

        返乡新政短期利好较多。为加强春节返乡疫情控制,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返乡人员需要持有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且返乡后每7日做一次检测。根据初步测算,春运返乡人流的检测需求将带来新冠核酸检测产业链收入大增,核算检测服务的增量规模约为810-2040亿元。

        检测相关企业盈利明显。目前已经公布2020业绩快报的1700家公司中,有15家和疫情检测高度相关,收入都实现翻倍增长。其中,圣湘生物预计净利劲增逾63倍,达安基因预计全年净利润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逾20倍。东方生物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15.56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8倍。之江生物预计2020年净利润约为9.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倍。我们将核酸检测龙头股票做了加权平均,发现去年二季度检测需求旺盛期概念指数翻了三倍。

        市场规模潜力巨大。目前国内核酸检测还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但其强项在于救治,对于突发检测应对能力有限,且各地都限价至80元以下,成本控制压力很大。因此,第三方检测结构(ICL)市场需求潜力较大。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及时检测(POCT)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行业增速始终保持在10%~20%,远远高于全球6%~7%的增速。

        5.2、 线上经济迎来深度变革

        疫情助力线上经济。去年疫情期间,人们外出娱乐受到限制,各地景点几乎关闭,餐饮和影院等聚集场所几乎冰封,但同时期线上经济发展迅速。由于隔离政策,人们将工作重心从线下转向线上。在线工作方面,据阿里大数据披露,去年疫情期间钉钉增加了1亿用户,远程办公快速增加。休闲娱乐方面,喜马拉雅2020一季度营收增长32%,直播带货销售额也在疫情期间达到历史高点。2020年一季度游戏消费增长270%,电脑消费增长35%。在线教育方面,疫情期间腾讯教育服务了中国30多个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超过1亿名学生、数百万老师,腾讯会议在上线8个月后拥有了过亿用户。2021年疫情再度爆发,让原先预期的线下经济复苏推迟,预计今年春节期间在线经济依旧占据主导,但增长幅度较去年缓慢。

        反垄断推动线上经济健康发展。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人民日报近日评论称我国线上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垄断互联网巨头资本无需扩张对基层社会产生了负外部性。以蚂蚁金服折戟科创板为起始,近两月内监管出台了一系列反垄断监管措施,短期会对线上经济企业盈利水平和扩张速度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监管强化后在线经济行业更加健康,创新活力更加充足,龙头企业业态资源溢出效应也更加明显。

        5.3、 其他行业潜在机会

        除了即时诊断和在线经济以外,疫情重塑了多个行业的发展格局。从消费角度来看,“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全面促进消费,并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等。消费金融、数字金融等板块将迎来明显政策利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基建将在今年正式进入快车道,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等技术将从纯粹技术推进转向需求升级推动。而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无接触经济”将大力提升SaaS、PaaS、IaaS之类云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由于我国目前云渗透率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整个云经济未来将迎来持续增长。疫情期间,常规化就诊收到影响,刺激了在线医疗需求,医药电商行业日均活跃度攀升。相信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整个云医疗板块将迎来加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报告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对内容(含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不做保证,报告中的观点、结论仅反映撰写者在报告发出时的设想、见解和分析方法应仅供参考。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2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