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08:08 |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期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牵动人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期货市场发展,纷纷建言献策。从期货法立法,到扩大产品供给,从推动上市机制改革,到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期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牵动人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期货市场发展,纷纷建言献策。从期货法立法,到扩大产品供给,从推动上市机制改革,到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建议。
期货法列入今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
历年全国两会,制定期货法的呼声一直很高。今年,仍有不少代表委员的建议瞄准了期货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树奎建议,推动期货行业国家立法,加快出台期货法。
最新的消息是,新一年国家立法“发力点”将聚焦在公共卫生、国家安全、现代化经济体系、民生保障四个领域。其中,期货法被列入今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
近日印发的证监会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中也明确,2021年证监会还将继续配合全国人大有关部门做好制定期货法等立法工作。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如果进展顺利,期货法有望在本届人大任期内(2023年3月前)顺利推出,将为我国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推进期货品种上市机制改革
扩大产品供给是期货市场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也围绕着市场扩容展开。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大力发展稻谷期货市场,完善水稻收入保险定价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建议,加快建设国债期权市场,优先推出市场需求迫切、基础流动性好的十年期国债期权品种。
除了建议市场扩容,还有委员提出,建议推进期货品种上市机制改革。
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解冬看来,现行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和自主创新,进而可能影响到我国期货市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上市周期不明确,二是会签单位较多,三是会签程序相对重复。
解冬建议,一是按品种重要程度实行差异化上市制度。通过完善期货行业法律法规,对战略性品种(如原油)实行核准制,证监会批准后报国务院同意方可上市。对一般期货品种实行注册制,期货交易所自我认证后报证监会备案可上市。二是按品种序列区别对待新期货品种的上市流程。对已上市品种的同序列未上市品种,予以会签流程上的优化或豁免。
解冬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若前述两条建议短期内难以在全国范围实现,可结合浦东新区深化改革要求作先行探索,允许在浦东新区的期货交易所试点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品种上市机制。
打造“双循环”发展新引擎
为助力期货市场打造“双循环”发展新引擎,推动期货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代表委员们就期货市场对内对外联动发展问题也纷纷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屠光绍在联名提交的《关于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提案》中建议,有序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联名提案建议,扩大期货特定品种范围;推广境内交易所境外结算价授权业务,拓展“中国价格”的国际辐射面;明确QFII、RQFII投资商品期货、期权产品的品种范围;完善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配套政策,优化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市场的税收、外汇等政策安排。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建议,支持上期所、浙油中心与青岛海关加强合作,定期发布石油市场数据,进一步增强我国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支持上期所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市场建设,进一步促进能源类大宗商品保税市场发展。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