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09:46 | 来源:华夏时报 | | [科创板]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依图科技在一级市场完成了7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高瓴资本、高榕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禾赛科技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德同资本等。......
随着依图科技、京东数科、禾赛科技、云知声等AI头部公司科创板上市受阻,市场对AI赛道的悲观情绪渐浓。这些企业都不乏顶级投资机构和产业巨头支持,随着企业撤回上市申请,其背后VC/PE也跟着提心吊胆。
实际上,AI赛道曾是VC/PE的宠儿。在2016年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浪下,行业头部企业在一级市场的估值不断被推高。早有VC投资人抱怨过:“AI项目太贵了。”
近两年,一级市场资本荒,投资机构仓里没有余粮了。在缺少了VC/PE的持续支持后,“烧钱”的AI企业现金流、资金链吃紧。科创板和港股市场就成了这些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
但显然,巨额亏损、盈利能力不明的AI企业,很难在二级市场获得匹配融资时的高估值。
独角兽闯关科创板频频折戟
很多企业本想借助科创板和注册制的东风完成上市目标,但近期大批项目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从2020年底,科创板、创业板的IPO过会率明显下降。尤其今年1月末,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了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第二十八次抽签仪式,在407家拟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中,抽取了20家公司拟进行现场检查。
但此后的近一个月时间内,被抽中的20家公司中就有16家选择了撤回IPO申请,撤回率高达80%。更有甚者是在过会前夜或者是已经过会后选择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其中,多家备受VC/PE宠爱的AI独角兽企业上市受挫。2月19日,云知声IPO终止审核,成为首家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的人工智能公司。
此后不久,被称为AI四小龙之一的依图科技,也撤出IPO之列。3月11日,上交所宣布“中止”对依图科技的上市审核。对此,依图科技回复称:“因公司是存在协议控制架构的红筹企业,此次中止主要因为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需要较长时间落实规则和监管的核查等要求,主动提出了中止申请。”
当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称,因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上交所决定“终止”对禾赛科技的科创板上市审核。禾赛科技暂未对此做出回复。
随着依图科技、京东数科、禾赛科技、云知声等AI明星公司科创板上市受阻,有悲观的从业者甚至提出了AI全面崩溃的说法。
依图科技研发人员高强曾对媒体表示,3月12日听到自家公司中止科创板上市的消息时,情绪并没有太震动。在近期云知声、京东数科、禾赛科技、柔宇科技相继撤回招股书的情况下,依图撤回也是正常不过。
而这些企业背后都不乏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巨头支持,随着企业撤回上市申请,其背后VC/PE也跟着提心吊胆。
据公开报道显示,依图科技在一级市场完成了7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高瓴资本、高榕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禾赛科技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德同资本等。
云知声成立至今完成9轮融资,截至2019年,每年都保持至少融资一次的频率,在投资方的阵容上,也不乏启明创投、京东数科等知名的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
实际上,AI赛道曾备受VC/PE青睐。在人工智能的热浪下,头部企业在一级市场的估值不断猛涨。自2014年的A轮到2020年的E轮合计15次股权融资后,依图科技在2020年6月E3轮融资时,估值已经远超100亿了。
然而,近两年,一级市场资本荒,投资机构仓里没有余粮了。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金额从2018年的1484.53亿元,骤降降至967.27亿元,下降幅度高达35%;融资数量也从737次降至431次,降幅达41.5%。
有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缺少了VC/PE的支持后,“烧钱”的AI企业现金流、资金链吃紧。科创板和港股市场就成了这些AI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
投资人被割韭菜了?
从多家公司招股书可以看到,AI企业账面上都有巨额亏损,且未表现出可预期的盈利能力,但估值甚高。
“最近撤材料的很多公司,大部分还是自身有点问题,要么是盈利规模的问题,要么是科创属性的问题,要么是营业收入真实性存疑。”某头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负责人对媒体表示。
从财务数据来看,依图科技资产负率高于100%,净资产为负。具体而言,2017年-2020年中净资产分别为-10.80亿、-19.91亿、-60.67亿、-73.06亿,亏损在不断地加大。
同样,作为AI语音独角兽公司,云知声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的净亏损约1.7亿、2.1亿、2.9亿、1.1亿。公司业务方向、收入结构、毛利率、客户构成等波动较大。
禾赛科技除了2018年盈利1611万以外,在2017年、2019年、2020年1-9月,净亏损分别为2427万、1.5亿、9380万,IPO计划募资20亿。亏损主要原因是研发支出金额较高,且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客户的采购需求出现临时性放缓。
实际上,AI企业亏损已成为全行业性问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曾提出,2019年,中国以拥有206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位居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国家榜榜首。在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目前而言,AI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普遍是研发支出金额较高。以依图科技为例,2017年-2020年,该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99亿、2.85亿、6.55亿、3.81亿,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146%、96%、92%、100%。研发费用主要支出是职工薪酬,因为研发人员数量比较多。
如此高额的研发投入,一旦资金跟不上进度,那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严重打击。虽然科创板取消了持续盈利及未弥补亏损等实质发行条件,设置了与科创企业相对应的五套包容上市标准,AI芯片研发商“寒武纪”等尚未盈利的公司也曾在去年顺利登陆科创板,但关于科创板上市细则修订的传言在市场上不断发酵,此前有报道称,证监会最快将于下月发布科创板调整修订后的细则,对科创板上市企业将更强调“硬科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更严格详细的审查,并提升金融科技企业的上市门槛,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并保护投资者。
某头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负责人对媒体:“凭我们的经验,亏损上市的案例还是比较少,除非是特别大、特别有品牌影响力、特别优秀的企业。因为中国的股市,无论怎么改制度,底层逻辑还是想让投资者挣钱,想挑选盈利能力好的公司上市,这样才能给投资者更好的回报。”
目前,这些拿了多轮融资的AI独角兽,盈利能力有限,并不能在二级市场获得匹配融资时的高估值,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严重,很多企业甚至根本无法上市。这不禁让一级市场投资人感叹:“不少AI公司割了投资人的韭菜。”
“有三个AI专家就能估值7亿、靠AI概念忽悠投资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些AI公司太注重博士的多少了,现在有上千万的人AI人才,博士的稀缺性其实已经不存在了,一直强调自己有多少博士的AI公司最后可能会出问题。”曾有投资人表示,AI公司最终还是要用商业逻辑来关注公司发展。
但业内也相信,有泡沫的行业,泡沫破裂之后会留下很多优秀企业,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商汤科技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合伙人扈与表示,偏严的监管舆论有利于头部公司成长。头部公司,尤其是绝对的龙头企业上市影响较小,但对长尾的创业小公司想要满足上市要求比以前要难了。所以从整体的资本市场趋势来说,头部效应越发明显,资源未来也会向进一步向头部企业倾斜,“2-8”定律变为“1-9”定律。
峰瑞资本合伙人杨永成也认为,市场对AI的估值大多偏高,但这种泡沫大多是良性的,可以接受的。AI既有自身算法的水平领域,又有实际应用的垂直领域。峰瑞的投资逻辑是水平看厚度,即算力算法等的技术壁垒要厚;垂直看宽度,即应用面是否够广,Value是否高。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