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15:53 | 来源:证券时报 |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目前,硅料价格处在近两年来的高位,单纯从销售金额角度看,这两份长单已经属于规模十分庞大了,但从销售量角度看更具含金量,毕竟两年前硅料价格最低仅有6万元/吨左右...
短短一周时间内,通威股份(57.960, 2.78, 5.04%)(600438)连续签订了两份硅料长单,预估总金额接近900亿元。其中,通威股份与青海高景签订的硅料长单销售规模不低于21.61万吨,执行期为2022年至2026年,预计销售总额509亿元;与宇泽半导体签订的长单规模为16.11万吨,执行期同样为2022年至2026年,预计销售总额385亿元。
目前,硅料价格处在近两年来的高位,单纯从销售金额角度看,这两份长单已经属于规模十分庞大了,但从销售量角度看更具含金量,毕竟两年前硅料价格最低仅有6万元/吨左右。当下硅料扩产旺盛,虽然硅料价格拐点还很难预判,但终有回落的一天。
两份长单的总量为5年37.72万吨,平均下来每年7.6万吨左右,对应的每年可满足的硅片需求在25GW左右。从这个角度更容易理解两份长单背后隐含的份量。
作为硅料龙头,通威股份2021年末的硅料产能达到了18万吨,根据投资建设安排,公司目前在建项目产能合计17万吨,其中包头二期5万吨项目预计2022年投产,乐山三期12万吨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届时公司产能规模将达到35万吨。
正如前述,当下硅料扩产旺盛,现有龙头中的通威、协鑫、新特等,以及跨界厂商中的合盛硅业(124.140, 7.85, 6.75%)、南玻、信义光能、上机数控(136.500, 3.51, 2.64%)等均加入了战局。截至今年3月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2021年以来,宣布扩产的硅料总规模超过310万吨。
如果这300多万吨硅料全部用于生产光伏产品,对应的规模将达到1000GW,即便光伏再怎么受追捧,恐怕也是很难完全消化的。因此,虽然当前硅料价格高企,但未来终究会因产能释放回归均衡,也不排除出现硅料供应过剩的极端情况。
以上述7.6万吨的年均销量以及通威预期达到的35万吨产能粗略计算,高景、宇泽两家企业将合计包揽通威20%以上的年硅料产量。事实上,今年3月,通威也与隆基绿能(64.350, 2.55, 4.13%)签订了硅料销售长单,执行期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平均下来一年10万吨。
基于上面的背景,也可以看出通威频繁签订长单背后的主要考虑——提前为快速增长的产能找好长期买家。更进一步的,即便未来硅料价格回落、少赚一点,也好过届时出现产能闲置的窘境。事实上,从上述产能规划来看,一两年内,硅料环节出现闲置产能的概率并不低。
值得关注的是,之所以硅料环节涌入大量新玩家,是由于各参与方认为硅料价格处在高位,项目建成后短期内就能收回投资成本。越早收回本钱,意味着能够越早投入到新的战局中,并占据有利位置;特别是当前电池技术路线转换较快,企业需要大量投入进行研发,对于通威而言,业内盛传其将完善垂直一体化布局,扩充组件业务,而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通威股份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的一项数据显示,基于前期产能建设时机的正确把握及公司的高效经营,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陆续收回永祥多晶硅(老产能)、乐山一期、包头一期项目合计8万吨产能的投资成本。
通威本次与高景、宇泽签订长单的另一个看点是,这两家企业均为硅片新秀。其中,高景30GW硅片项目已于本月满产,并规划了新的50GW硅片项目,未来总产能将达到80GW;宇泽半导体先后与多地政府签约,规划的硅片项目也达到了58GW。
从这种合作看,实际上体现了硅料龙头与硅片新秀之间的双向需求。一方面,硅片新秀迅速扩张的产能需要充足硅料供应保障,另一方面,硅料快速扩张的产能也需要下游环节承接,两者之间达成了默契。
当然,其中也有纵横交错的合作关系,例如,通威等硅料龙头寻求下游采购商的多元化,而隆基等硅片龙头又在努力使原料供应商多元化。这将对未来硅料、硅片环节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龙头企业已经很难阻挡新秀企业的崛起了。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