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15:39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 [基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有多家S基金被推出或正处于酝酿过程中,其中包括部分央企旗下S基金。
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有多家S基金被推出或正处于酝酿过程中,其中包括部分央企旗下S基金。
母基金还是专项S基金?
作为重要的补充退出渠道,私募股权市场中的S基金近年来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的关注度,正在提升。
根据执中ZERONE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私募股权的二级市场中,累计发生交易353起,覆盖337只基金,可获知的累计交易金额达668.07亿元。相较于2020年全年264.45亿元的交易金额增长达153%,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47%。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多家S基金宣布成立。4月,北京市S基金市场首支做市基金——北京科创接力基金在通州区落地,科创接力基金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发起,聚焦于科创行业,专注S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5月底,南京第一只市场化运作S基金——紫金建邺S基金成立,该基金由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和建邺高投集团联合发起,总规模10亿元,主要出资人包括南钢股份、东南基金、盛景嘉成、天心投资等。
同月,由上海国投资本牵头,联合上汽、临港集团、宁德时代、B站、中信资本等知名机构,成立了上海孚腾私募基金,瞄准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该基金采用“F+S+D”策略,将覆盖股权投资基金的全产品线,直投基金、S基金和母基金。
6月,高瓴公开表示,S基金是其新策略,正组建团队,有通过S交易出售和买入资产的计划。
6月21日,由锡创投发起的无锡市太湖爱思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该基金将围绕锡创投庞大的基金群,主要投资优秀的二手基金份额,以及子基金中的特定项目,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双碳节能、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消费科技等科技创新领域。
投资交易服务平台执中创始人、CEO李淼对《科创板日报》介绍,今年以来S基金持续募资成立,出现了无锡、南京这样的地方城市的创投引导基金成立S基金。锡创投成立的S基金是作为母基金成立的S基金,母基金投资LP份额更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但比起专门设立的S基金在策略上相对被动。由于母基金参与S基金主要是为了给母基金整体业绩提升DPI,因此非常看中标的资产未来两到三年的DPI。对于部分有S策略的母基金而言,设立S基金的目的是将其作为一个了解接触新GP的工具,通过S交易深入了解GP的投资情况、行为方式、开放程度,这样比直接投资一个全新的盲池GP,更安全稳健。
据了解,由于母基金天然会有一些“F+S+D”策略,因此部分国资投资机构一直都有相关S业务涉及。由于感知到S基金目前的发展机会,从去年开始,部分机构已经开始密集地跟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接洽,准备组建专题型S基金。
具体来看,据《2022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白皮书》统计,2021年宣布成立的S基金共有8家,其中广州新兴成长基金、上海科创中心二期为母基金类型,其余6家为专项S基金,分别为齐信产融S基金、北京远见接力创业投资基金、光控领航S基金、苏州纽尔利新策股权投资S基金、北京科创接力基金、北京首发展华夏龙盈接力科技投资基金。
需求倒推市场
据投资交易服务平台执中创始人、CEO李淼介绍,对比海外,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国内年交易量仅为美国市场的1/10。据市场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S基金投资机构到账规模约500亿元,较整体私募股权存量市场占比还很小。6月初,在《科创板日报》记者随机访问的5家头部机构中,仅有一家回应表示曾于2020年通过S基金出售部分资产。
尽管市场份额不大,但市场对S基金的需求度却并不小。招商局资本执行董事田一迪在采访时表示,“这个市场足够有热情,也足够有体量”。
田一迪认为,私募股权在国内发展了30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基数已经足够大,作为私募股权的退出策略,S基金必然会在市场中有一定的的比例和份额。目前的国内私募股权市场中,资产端和资金端都并不稀缺,但退出渠道的比例严重失调已经成为行业难题。仅仅依靠流动性回购或资本市场等退出方式,对巨大的存量市场而言已经过于狭窄。因此,S基金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私募股权行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而目前最关注S基金的,正是急于退出的LP。
此外,田一迪还提到,能够成为S资产的项目大多数都是明池或半盲池状态,其实对于投资方而言,可以清晰地计算其DPI,在财务测算上应该具有一定的确定性。
据了解,尽管今年上半年国内落地的S基金较少,但已有不少机构跃跃欲试。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疫情逐渐缓和,下半年国内可能会有一批S基金集中面世。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也同样对《科创板日报》表示,目前国内首期募资金额在5亿元上下的小型S基金陆续成立了一些,大型的S基金主要还在募资筹备阶段,新兴的买方机构,如保险、银行理财、资产管理公司等正在加速进场。
对于类似国资、央资机构进入S基金市场,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其优势主要在于募资难度相对较小,在获取国资、央资机构的S份额交易机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国资、央资机构在资产判断、尽调周期以及交易对价的确定方面,周期更长。
政策频出,S基金实效如何?
6月28日,上海市国资委发布《上海市国有企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评估管理工作指引》,在解决国有企业基金份额评估的问题上跨出了新的一步,为转让中的评估工作提供了上位依据。
自2021年11月,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在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以来,上海已接连推出几项配套政策措施,其他各地政府也计划对私募股权转让推出鼓励措施。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林智勤对《科创板日报》表示,目前的S基金相关政策主要起到引导效应,让更多机构关注和了解S市场。S基金落地目前的核心痛点在于募资,政策对S基金落地的促进效果,并不是第一时间呈现,但政策会影响到S基金对注册地点的选择。
以北京市为例,2021年6月市金融监管局、北京证监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京金融〔2021〕217号),对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基金份额转让平台及S基金给予了政策支持体系保障,此后,北京市陆续发布了S基金相关的扶持政策,对S基金的落地注册、税收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障,政策的推动,一方面让更多的基金份额(尤其是国资的优质基金份额),有了退出的路径保障,吸引了一些S基金落地;另一方面,让更多机构了解S市场,同时提供了资金补贴支持,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S基金在北京落地,目前已确定的S基金募集规模已超350亿元。
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投资机构、服务平台还是交易中心,都认为在当前国内S基金生态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是市场标准化和透明度太低,缺乏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或中介机构,提供买卖双方都能认可的资产信息披露或估值报告。
李淼认为,市场交易中估值和对资产的判断非常重要,而私募股权独特的资金募集与投资运作方式,“私”属性决定了其“不公开”的特点,但并不代表信息的“不透明”。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和标准化程度,可以进一步激发资产交易,尤其是二级市场交易的发展,而交易中评估、报价等交易信息的产生与流动,又将持续提升市场的信息透明化程度与资产的流动性。
田一迪认为,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一些政策,对交易实施细则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政策的引导目的还需更加明确,不仅要引导投资机构、资金方参与S基金,也要引导国家级基金、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参与其中,地方政府可以通过S基金收回资金,从而发展二或第三产业集群。
总体来看,国内S基金的交易资产以成长期基金为主,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国内市场的资产形式更多元化,交易方式出现LP主导型、GP主导型等多种形式,由被动转让转为主动管理,S交易成为私募股权市场交易的一个常态化交易形态,也就意味着S基金行业生态逐渐走向成熟,而这一切先决条件还需要政策引导和时间沉淀。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