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5 09:33 | 来源:新浪财经 |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麦招股书显示,大麦植发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总收入分别为7.472亿元、7.644亿元及10.21亿元人民币;同期,毛利率分别为79.8%、75.9%和70.9%;在2019年净亏损1501万元...
背靠脱发经济,植发市场自2016年后呈快速发展模式,这给植发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成为吸引资本投入的根本。
自雍禾植发成功登陆港股后,市场对植发这一行业关注度急速升温。近日,大麦植发医疗(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麦植发)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28.800, 0.59, 2.09%)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收入计,大麦是中国一线城市提供毛发诊疗服务的最大医疗集团,2021年的市场份额为5.2%。大麦招股书显示,大麦植发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总收入分别为7.472亿元、7.644亿元及10.21亿元人民币;同期,毛利率分别为79.8%、75.9%和70.9%;在2019年净亏损1501万元后,大麦植发在2020年扭亏为盈,2020年和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956万元和6612万元。
作为中国毛发诊疗服务市场的早期参与者及领先企业,大麦处于大型植发及养固市场的有利地位,“掘金”属性明显。但也正是这样的医疗集团,曾多次遭遇行政处罚。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底,大麦微针植发因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无效的专利作广告的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2021年8月,宁波大麦美容美发因微针植发案例存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遭到市场监管处罚。
一边是繁盛的植发市场需求,一边是频发的植发市场乱象,此次大麦的上市,能否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已是备受关注。
“秃”带来的繁荣
“秃”带来的头顶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上一次热搜。
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数超2.5亿,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其中男性约1.63亿,女性约0.88亿。
不断攀升的脱发大军也催生了植发市场的发展。作为一种脱发的手术治疗方法,植发能产生持久的治疗效果。除用作脱发治疗外,植发手术还可用于各种美容用途,包括眉毛种植、前额发际线降低或重建、胡须和鬓角种植以及瘢痕植发。
据灼识咨询数据,中国植发服务市场的规模迅速增长,从2016年的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预计将按复合年增长率22.1%增长,到2026年将达至人民币470亿元。此外,植发服务的市场渗透率由2016年的0.14%上升至2021年的0.25%,并预计于2026年将进一步达0.47%。
在市场规模不断推动之下,第一梯队玩家正在持续开展连锁化扩张。东吴证券(6.850, 0.02, 0.29%)分析指出,多家连锁植发机构开始全国化布局,资本推动下,雍禾、碧莲盛等连锁植发机构门店布局加快,连锁植发机构一边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养固一体化”布局,一边加速跑马圈地及提升品牌影响力。
例如,此次提交IPO的大麦植发已于国内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植发医疗机构网络,目前,大麦植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经营着33家医疗机构,另有4家服务机构在建,服务遍及全国31个城市。另外,大麦植发已于2022年1月获得首家毛发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的许可证,且正在筹备开业。
除技术路线不同于其他植发品牌,大麦植发的商业模式也有自己的特点。大麦植发旗下拥有大麦微针植发、阿丝蔓植发、丝康源头皮管理、丝康源贸易、大麦植发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公司不仅做植发,也做后续的保养。
而其竞争对手之一的碧莲盛植发则于2020年年底推出全资独立品牌“莲主任”,开始深耕“轻养发”市场,将头皮养护上升至轻医美层面。截至2021年9月,碧莲盛已在32个城市部署32家连锁分店,分布较为均衡。创始人尤丽娜曾表示,2022年碧莲盛有上市计划。
此前,新生植发也表示有上市计划,但未透露时间。新生植发主打一站式毛发服务,目前拥有50城60院的布局,今年则在广州开设首个万平植发机构,并与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亚洲首家ARTAS植发机器人(9.890, -0.23, -2.27%)手术展示及培训中心。目前来看,新生植发稳速扩张并逐渐下沉市场,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和客流闭环。
而从众多头部企业发展来看,除植发业务外,养护、养固甚至是假发等都成为植发企业的发展方向,且具有一定市场效益。根据雍禾医疗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医疗养固服务业务收入实现翻倍,从2020年的2.1亿元增至2021年的5.82亿元。
先一步登陆资本市场的雍禾医疗目前已经抢占了植发市场的高地,市场份额上几乎是大麦植发的两倍,而伴随着大麦植发的IPO之路开启,后续,植发市场的竞争形势也会愈发白热化。
野蛮生长之下的行业乱象
在各大植发机构获利不断之际,行业乱象也备受关注。目前通过启信宝查到大麦植发医疗(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现具有如下风险提示:1个自身风险为因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由被起诉;43个关联风险为因股权转让纠纷案由被起诉;1个历史风险为因监管而产生行政处罚;2个敏感舆情为因虚假宣传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等。
华南地区一证券机构首席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野蛮生长”是植发行业小散乱的现状描述,在民营植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规模大小不一、医疗质量良莠不齐、虚假广告、低价恶意竞争和社会信用缺失等问题,亟需行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其表示,导致小散乱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社会办植发机构自身运营体系不完善。社会办植发机构投资者是在没有政策规范的环境下诞生和成长,最早期非医学专业背景也可开办植发机构,人员专业性差是其最大的特点。社会办植发机构恶性竞争、服务能力不强、医疗水平低下等状况仍然存在;
二是,亟需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素养。各种虚假广告、“专家会诊”等现象频发,大众对医疗和医药广告宣传辨别程度不高,容易引发病急乱投医现象,造假者容易利用就医者的自尊心理招摇撞骗,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群众医学素养,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等方式进一步规范社会办植发医疗机构的行为。
也是由于行业乱象不断,在决定植发之前,王皓(化名)做足了心理建设。“这个行业在国内有太多不正规的地方,实在不敢轻易进坑。”王皓的担心并非毫无依据,植发行业压低移植毛囊的单价吸引消费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甚至某知名植发机构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植发行业缺乏的既不是市场空间,也不是技术,而是规范与诚信。
纠结再三,王皓还是选了一家植发机构去做了植发,整个手术花了7个小时,从后脑勺移植了3000多个健康毛囊,每个毛囊收费12-15块,总价给打了个折,最终花了将近4万。
在上述证券机构首席分析师看来,价格是其次,当前,植发行业“野蛮生长”的状态亟待解决。一方面,需要加强行业监管,制定行业标准。随着国家监管和市场监控逐步完善,植发行业将向标准化、品牌化和透明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自我约束。此外,要提升植发机构的技术水平。
针对植发行业的现实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勤萍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植发本身并不会促使毛发生长,而是让枕后部的毛发移植到前面来,对整个头皮状态没有任何的改善。在植发后,应该继续长期药物治疗。消费者一定要明确,植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一些早期年轻消费者,建议首选药物治疗。
总而言之,对于脱发问题较为严重的人群,需要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在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后再考虑后续治疗方式,切记不要因为养护或其他偏方而耽误正规的治疗。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