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6 14:11 | 来源:中国基金报 | | [资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腰斩、港股市场低迷,高收益美元债暴跌,使得注重在香港做市、投行中介等重资产业务的在港中资券商普遍面临营收、净利“双降”。......
随着A股中期业绩披露完毕,在港中资券商的业绩也随之浮出水面。
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腰斩、港股市场低迷,高收益美元债暴跌,使得注重在香港做市、投行中介等重资产业务的在港中资券商普遍面临营收、净利“双降”。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在港中资券商中,仅华泰国际和中泰国际的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中金国际和中信证券国际净利润均同比下降超40%。曾经的“营收老大”海通国际则直接由盈转亏。华泰国际以营业收入(50.21亿港元)和净利润(13.10亿港元)分别同比上涨17%及19%的好成绩,位居在港中资券商榜首。
具体来看,去年“香港IPO之王”中金国际,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港股IPO共27单,融资规模26.8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1.2%;再融资方面,完成79单,交易规模55.08亿美元,同比下降90.1%。美股方面,中资企业美股IPO共完成5单,融资规模1.48亿美元,同比下降98.9%。中资企业美股再融资和减持共完成11单,交易规模 2.07亿美元,同比下降96.7%。投行业务的腰斩让中金国际的营收下降31%,净利润更是下降42%。
中信证券国际、国泰君安国际、海通国际等去年的港股IPO前十强选手,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缩水。
银河国际另辟蹊径,开拓东南亚市场。股票经纪业务在新加坡市场稳居第1,在马来西亚市场排名第2,在印尼和泰国市场也排名前列,同时,投行业务营收逆势增长49%。数据显示,银河国际净利润虽然同比下降超70%,但仍然实现了4700多万元的盈利。
投行业务缩水的同时,自营收益亏损让在港中资券商更加“雪上加霜”。在为数不多披露具体营收构成的国泰君安国际财报里,交易及投资收益是唯一亏损项,亏损约2.87亿港元。
兴证国际将盈转亏的主要原因归于受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以及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股权及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而产生亏损;同时,受投行项目周期性影响,承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以及报告期内就保证金贷款产生之应收账款的预期信贷亏损。
西证国际营收、净利润双双录得负收益。半年录得综合净亏损约2.02亿港元,该公司董事会认为,上述业绩下滑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坐盘买卖业务录得投资亏损净额约1.15亿港元,同比减少约198%。
银行系的中资券商交银国际则在2022年上半年因自营交易大幅亏损13亿港元,同比由盈转亏,环比亏损扩大。
中泰国际研究部副主管赵红梅认为,恒生指数过去12个月下跌24%,3月一度曾创十年新低,投行业务方面,港股IPO融资金额同比下跌91%,同时,内地房企发生大面积违约导致中资高收益美元债下跌剧烈;在资金端方面,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上升至0.87%,这些外部因素导致在港中资券商经纪、投行、自营、资管多条业务线收入下滑,尤其是投资收益大幅下跌。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