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10:36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 [资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投诉情况来看,有消费者领取了免费或保费较低的赠险,但在免费体验期过后,被自动收取高额保费,也有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免费赠险。...
近期,保险公司免费赠险现象备受关注。有消费者在投诉平台【进入黑猫投诉】上表示,自己领取免费或保费较低的赠险,在免费体验期结束后被自动收取高额保费,也有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免费赠险。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此类现象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监管部门注意,部分地区出手整治。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应规范营销行为,合法合规获得客户信息,不得有不实说明等诱骗客户投保的行为。
免费赠险遭投诉
“我在网上领了一份免费的保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自动续费,第二个月开始就需要支付上百元的保费,等到发现时已经被扣了几个月的保费。”上海消费者小王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止小王一个。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检索免费赠险,有超过600条投诉,既有传统保险公司,也有部分互联网平台,涉及的保险主要包括医疗险、健康险、意外险等。
从投诉情况来看,有消费者领取了免费或保费较低的赠险,但在免费体验期过后,被自动收取高额保费,也有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免费赠险。
为何消费者会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赠险?以黑猫投诉平台上一款被投诉较多的泰康人寿“飞铁保”产品为例,记者致电其官方客服,客服表示,该产品是公司免费赠送客户的交通意外险,客户在扫码共享单车、停车场缴费等场景下,有可能会被赠险。不过,对于公司如何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客服并未进行过多解释。
对于如何取消“飞铁保”,客服表示,客户可以使用其官方App进行自助退保,或者联系人工客服进行退保。
消费者未真正享受到优惠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类业务在业内被称为“魔方业务”,也就是保险公司通过免费赠险或以低保费、低保额、高免赔的保险来吸引客源,进而引导客户“升级”保障或投保其他保险。
据中国保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律师王德明分析,此类业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以销售为导向,千方百计来获客,通过小额赠险获客后再进行后续开发,以获得更高的价值。对于其合规性,王德明表示,保险公司小额免费赠险合规,但应避免缺乏精算风险数据的大规模赠送行为。
不过,此类行为可能存在诱导销售的问题。原海南银保监局曾发文指出,商家借助互联网平台、App或者二维码等网络场景,以“1元保”“首月1元”“免费领取”“抽奖获取”等方式推广,给消费者造成付出极少金额获得保险优惠错觉;购买时自动扣款提示不突出,消费者后续自动续费感觉突兀。实质上,这种营销方式只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优惠,而销售时商家未将此情形告知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易引发消费纠纷或投诉。
一位保险经纪人告诉记者:“对于这类赠险产品,一定要了解清楚它如何续期,是自动扣费还是到期自动结束,避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部分地区出手整治
记者注意到,保险公司“魔方业务”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监管部门注意,部分地区已经出手整治此类现象。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向辖内各财险公司下发《关于个别短期健康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指出短期健康险“魔方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要求相关公司进一步自查整改。
更早之前,原北京银保监局办公室发布《关于专项整治北京地区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全面停止在北京地区发布存在过度营销、诱导消费问题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广告。包括但不限于“首月1元”“1元升级”“免费赠险”“实物抽奖”“限时停售”等诱导、误导性的内容,以及存在广告标识不清晰、关闭按钮不显著、整屏诱导点击等问题的广告。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此类现象并未消失。对此,王德明表示,保险公司应当规范营销行为,合法合规获得客户信息,不得有不实说明等诱骗客户投保的行为。消费者应做好个人信息保护,要认识到保险产品是复杂的金融产品,应详细了解保险产品缴费金额期限等情况,不宜盲目购买保险。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