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2年IPO项目超8成已业绩变脸,可否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2024-03-20 10:59 | 来源:市场资讯 | 作者:未知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2年,中信证券总共保荐项目58家,其中28家实现超募。也就是48.28%,接近一半的项目实现超募。

     

   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无疑是广大投资者最为痛恨的现象之一。一些公司粉饰财报,借助IPO募集巨资,上市后原形毕露,实际价值配不上市值,最终由投资者买单。一些券商在这个过程中为虎作伥,为了赚取高额佣金充当镰刀挥向韭菜。

        泡财经通过iFinD数据整理了券商一哥中信证券(20.800,-0.03,-0.14%)(600030.SH)2022年IPO项目情况,发现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

        1、一半项目超募,超八成项目业绩变脸

        2022年,中信证券总共保荐项目58家,其中28家实现超募。也就是48.28%,接近一半的项目实现超募。

        事实上,58家公司中,有中国移动(103.290,0.11,0.11%)(600941.SH)、中国海油(28.230,-0.19,-0.67%)(600938.SH)是“H+A”上市,龙源电力(18.900,-0.07,-0.37%)(001289.SZ)是换股吸收合并上市,观典防务(9.680,0.27,2.87%)(688287.SH)是北交所转板。这四家公司的情况不存在“超募”概念。因此严格说来,2022年中信证券保荐项目中,应为28/54=51.85%实现超募,超过一半。

        这说明即便面对孱弱的市场,国泰君安(14.750,-0.01,-0.07%)依然有极强的抽血能力。

        58家公司中,有47家在2022年当年或者2023年前三季度出现利润同比下滑,两年内变脸比例达到47/58=81.03%。

        二级市场也对中信证券保荐的项目不买单。截至2024年3月19日收盘,有32家公司股价低于其发行价,破发比例达到55.17%。

        2、多家“暴雷”公司上市前长年高增

        复盘中信证券2022年保荐的项目,多家公司业绩变脸明显不合理。上市前长年高增,上市后潮水褪去却迅速被“打回原形”亏损暴雷,财务状况存在极大疑点。

        以2022年8月上市博纳影业(6.540,0.28,4.47%)为例。

        2017年,已经从美股退市的博纳影业第一次递交了A股招股书。

        而按照规定,递交招股书的前三年是招股书报告期,发审委要考察公司期间的业绩。

        “巧合”的是,2014年(2017年的前三年)到博纳影业成功上市的前一年2021年,公司连续8年实现盈利。整体业绩向上。2014年到2021年,博纳影业归母净利润从3,049.16万元增长至3.63亿元,营收从12.11亿元增长至31.24亿元。

        然而,2022年公司完成A股IPO即宣告亏损7200多万元,2023年亏损严重加剧,预计亏损3.6-5.6亿元。

        再以2022年6月上市的华如科技(25.190,0.82,3.36%)为例。

        2017年12月,华如科技第一次递交招股书,从2017年的前三年——2014年开始,到最终成功上市的2022年,华如科技每一年都实现了业绩正增长。其稳健表现令人称奇。2013年到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600多万增长到1.34亿元。

        然而,上市次年的2023年,公司预计净亏损1.8亿元-2.3亿元。

        事实上,华如科技超募上市次年的第一季度,即23年第一季度,就大幅亏损超5000万元。亏损幅度额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大。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太“巧”了。

        博纳影业和华如科技的共同特点是:

        上市前长年业绩正增长,且增长时间“恰好”覆盖首次申报的招股书报告期;

        中信证券从一开始就介入公司的IPO项目,“长情”陪伴,直到公司上市。

        2、监管高压下,中信证券客户撤回、终止激增

        数据显示,2022年,中信证券保荐项目中有8家撤回,3家终止。

        2023年,数字出现激增。在中信证券保荐项目中,14家撤回,16家终止。

        撤回、终止激增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投行业务监管趋严。

        2023年8月份,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进度,IPO融资额及审核数量都出现了明显的滑落。

        2024年一季度尚未过完,中信证券客户中,已经有4家撤回、3家终止。

        近期,在监管严打态势下,已经有多家中信证券保荐上市的公司因为造假受到处罚。

        2023年12月,中信证券保荐的力源科技(6.030,0.03,0.50%)(维权)(688565.SH)、*ST慧辰(33.050,-0.50,-1.49%)(维权)(688500.SH)因在上市期间、IPO报告期,招股说明书和财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收入被监管责令整改、警告和罚款。

        今年1月,中信证券保荐的思创医惠(4.130,0.25,6.44%)(维权)(300078.SZ)因在“思创转债(111.904,4.55,4.23%)”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以及2019-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等涉嫌违法行为,被浙江证监局和深交所处罚。思创医惠的造假案亦是注册制下首例再融资造假案。

        很难想象中信证券在这些公司的造假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需要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4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