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银行业掀起的“三三四十”大检查刚收官不久,银监会又在加码强监管。
本周六晚间,银监会又发布三份重磅政策文件。
1、为持续推动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向纵深发展,银监会决定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4号文,下称《通知》)。
2、为加强政策执行,突出工作重点,银监会同时印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3、《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监管整治市场乱象,不再是一阵风,而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有银行人士评价说。
看这三份文件,我们先勾勒两大重点:
一是与2017年4月发布的《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5号文,市场俗称“十乱象”)相比,2018年的升级版本主要聚焦8大乱象共22个小项。明确2018年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益输送、违法违规展业、案件与操作风险、行业廉洁风险等八方面。基本涵盖了银行业市场乱象和存在问题的主要类别,同时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
二是为把握好监管的力度和节奏,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新规实行新老划断。对于存量业务,区分问题性质、产生原因和造成后果等情况,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差别化处置;对于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开展以后(2017年5月1日后)的新增业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依法查处。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未对新增业务设置过渡期,新老划断标准更为严格。
以下是记者梳理的三份政策文件要点。
要点一:“十乱象”检查收官后还要“回头看”
尽管“十乱象”已完成检查,但根据最新要求,银行业还要继续对照《要点》梳理评估,并按时上交评估报告。
《通知》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要全面评估2017年已开展的“三三四十”、信用风险专项排查、“两会一层”风控责任落实等专项治理工作,对照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梳理本机构、本部门、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形成“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
特别是各级监管机构要加强对本条线、本地区重点机构和重点业务的督促指导,原则上全年不少于2次。银监会将于2018年下半年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对重点地区进行督导。
对于评估报告的提交时间,《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应在汇总分支机构评估情况基础上,于2018年3月10日前将评估报告报送监管部门。
此外,各银监局被要求开展现场检查,并督促指导辖内机构开展整治工作,分别于2018年6月20日前和12月20日前报送阶段性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
要点二:“十乱象”升级为“八乱象” ,强化公司治理排首位
去年发布的5号文,银监会重点梳理了十大方面市场乱象,要求银行自查整改,包括: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和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政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行为,非法金融活动。
相比之下,此次新规是在“十乱象”的基础上的加强版,主要内容基本一致,共分八大方面22个小项:
一是公司治理不健全,包括股东与股权、履职与考评、从业资质等三个方面。
二是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违反信贷政策和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
三是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包括违规开展同业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合作业务等四个要点。
四是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主要是与金融消费者权益直接相关的不当销售和不当收费。
五是利益输送,包括向股东输送利益、向关系人员输送利益。
六是违法违规展业,包括未经审批设立机构并展业、违规开展存贷业务、违规开展票据业务、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等四个要点。
七是案件与操作风险,主要是列举了一些案件高发多发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员工管理不到位、内控管理不到位、案件查处不到到位。
八是行业廉洁风险,包括业务经营和信息管理两个方面。此外,还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银监会组织开展了“三三四十”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下大力气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银行业经营发展呈现出积极变化,但当前,金融风险高发多发态势依然复杂严峻,银行业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还比较薄弱,市场乱象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打赢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的任务仍很艰巨。
从上述监管部门的回应可以看出,下一步监管整顿的重点落脚在“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而新版“八乱象”之首就是公司治理不健全,具体包括股东与股权方面、履职与考评方面,以及从业资质方面。
其中,在履职与考评方面,《要点》要求检查是否存在“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不合理,合规经营类指标和风险管理类指标权重低于其他类指标”、“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或设定以存款市场份额、排名或同业比较为要求的考评指标”。
国信证券(11.090, -0.05, -0.45%)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称,细读正文,发现这简直是银行业乱象的汇总。银行们去搞这么多乱象,自然是有谋利动机的,很多这些乱象的本质是突破现有监管规定,去赚更多钱。所以,这张表同时也是银行业过去赚外块的方法汇总,但现在可千万别去学了,而银行突破监管去赚更多钱,这是由银行业的天然属性决定的。对此,除了严查严管,没有其他捷径。
要点三:“八乱象”重点查什么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银行业出现的一些乱象,不是创新本身导致,而是部分金融机构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扰乱了市场秩序。在具体的文件中,银监会既没有设定新的监管标准,也不对某类业务或某类机构进行限制。对于以套利为主要目的的“伪创新”,坚决予以整治和取缔,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让套利者无利可图。
《意见》中表示,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要遵循“深化问题导向”和“突出整治重点”的原则。
所谓深化问题导向,是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要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问题多的机构、乱象多的区域、风险集中的业务领域。
坚持“靶向”治疗,什么问题查得不彻底就查什么、什么乱象最突出就整治什么、什么方面整改不到位就整改什么、什么责任没有落实就问责什么。
突出整治重点则聚焦在严查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空转的行为,严查“阳奉阴违”或选择性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要求的行为。抓住完善公司治理这个基础,把整治重点放在规范股东行为、加强股权管理、推动“三会一层”依法合规运作等方面。要抓住影子银行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这个重点,严查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层层嵌套,违规加杠杆、加链条、监管套利等行为。要抓住依法合规经营这个着力点,坚决根治普遍存在的合规意识淡薄、制度缺失、屡查屡犯等问题痼疾。要抓住金融消费者权益这个关键,严查乱设机构、乱办业务、违法违规销售、利益输送等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金融产品适当性管理。
要点四:新老划断标准更严格,去年顶风作案的要注意了!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整治市场乱象要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在化解存量风险上求稳,在遏制增量风险上求进,合理把握力度和节奏,预留政策空间,实行新老划断。对于存量业务,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差别化处置;对于新增业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依法查处,坚决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意见》也表示,要新老划断,对于存量业务,区分问题性质、产生原因和造成后果等情况,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差别化处置;对于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开展以后(2017年5月1日后)的新增业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依法查处。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新老划断的标准比预想的更严格,风波模式即将开启。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屈庆称,对于监管的影响程度,“新老划断”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如果老业务持续且设置新业务整改的过渡期,市场往往容易对监管影响产生偏乐观的解读。
然而,《意见》并没有对新业务给予过渡期,而针对2017年工作的评估报告提交时间是3月10日,2018年整治工作报告的提交时间是6月10日和12月10日。可见整治工作即将开始,且要向前追溯到2017年5月以后,对于去年“三三四十”整治工作开始后依然抱有侥幸心理,继续做大业务规模的机构,监管惩罚可能会更严厉一些,而整治工作的即时开展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也会更显著一些。
“2017年只是治理乱象的第一阶段,即控制乱象增量;2018年监管说要’即可整改’。从这个角度讲,未来深入整治工作的影响会来的更久更猛一些。”屈庆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