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存款产品偃旗息鼓 谁是下一个“理财新贵”

2021-06-24 14:54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作者:侠名 | [银行]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利率自律机制此次将原有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由原来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

        日前,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简称“利率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后,多家银行已下调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不少中小银行此前发行的高息存款产品更是踪影难觅。

        业内人士表示,新方案意在引导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约束中小银行对存款的不理性竞争行为。对储户而言,可将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等作为替代选择。

        高息存款产品“一夜消失”

        据悉,利率自律机制此次将原有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由原来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半年及以内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长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

        中小银行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也有所下调,高息存款产品甚至直接消失。例如,辽宁某城商行的一款360天定期存款产品年化利率可达4.81%,而该行APP显示,上述产品目前已经下架,利率最高的一款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年化利率为4%。

        固收类理财可做备选

        对于高息存款产品的“一夜消失”,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由于近年来部分银行采取“高息揽储”,不但推高存款实际利率,也使自身经营风险不断积聚,新方案有助于银行抑制“规模情结”和“速度冲动”,增强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值得关注的是,在高息存款产品偃旗息鼓的情况下,储户也在寻求其他兼顾收益性与安全性的“理财之道”,不少储户发问“现在还有哪类产品可以选?”

        对此,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稳健型投资者应多配置固收类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券商理财等,平衡型和进取型投资者可以适当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产品,包括权益类基金、股票、黄金等。

        某城商行客户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增额终身寿险、年金保险也是不错的投资选择,目前此类产品年化收益率仍可达3.5%左右。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1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