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0:40 | 来源:电鳗快报 | | [财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交易对手中,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与滨海能源均为滨海能源实控人杨雪岗控制的企业,其中旭阳集团持有沧州旭阳80.4765%的股权,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旭...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旭阳系”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其入主滨海能源刚满 3 年就置入实控人资产这一操作,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5月17日,滨海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农银资产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沧州旭阳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交易对手中,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与滨海能源均为滨海能源实控人杨雪岗控制的企业,其中旭阳集团持有沧州旭阳80.4765%的股权,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旭阳集团持有旭阳集团100%股权。有相关媒体质疑,滨海能源收购沧州旭阳,基本上是公司实控人杨雪岗“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腾挪。
从时间线来看,“旭阳系”入主滨海能源尚未满三年,就急于将实控人资产置入,这一行为本身就充满深意。通常情况下,如此短的时间间隔进行重大资产运作,难免让人猜测其背后的急切诉求。或许是为了快速整合资源,打造更庞大的产业版图;又或许,是有着更为复杂的资本考量。
对于这种资产置入行为,从表面看,似乎是“旭阳系”在拓展业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将实控人资产注入滨海能源,可能期望实现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然而,相关媒体深入剖析后质疑,其存在规避借壳上市的嫌疑。
据悉,借壳上市有着严格的监管要求和审批流程,若按常规路径操作,可能会面临诸多阻碍和长时间的等待。从资本市场的规则角度而言,监管层制定借壳上市相关规定,旨在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防止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不正当行为。
《电鳗财经》将继续关注后续发展。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