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10:58 | 来源:长江商报 |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资料显示,安徽达嘉维康成立于2024年4月,由自然人高元斌和郝丽出资设立。同年6月,郝丽将其持有的安徽达嘉维康65%股权转让给马鞍山市健康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鞍...
打入北方市场之后,达嘉维康(301126.SZ)再借并购进军华东市场。
日前,达嘉维康披露对外收购计划,拟以1.16亿元的价格,收购安徽达嘉维康健康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达嘉维康”)60.85%股权。交易完成之后,安徽达嘉维康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交易是达嘉维康拓展华东地区市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达嘉维康通过“直营+并购+加盟”的方式,快速拓展业务版图。截至2024年末,公司门店数量达1389家,较2021年末增长近10.5倍。
尽管门店快速扩张,达嘉维康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22年至2024年,公司已连续三年净利润下降,整体降幅达61%。
不仅如此,多次高溢价并购也给达嘉维康带来大额商誉。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商誉达11.35亿元,占期末资产总额、资产净额的比例分别为17.6%、61%。
本次交易中,安徽达嘉维康整体估值为1.9亿元,增值率高达2776.97%。
拟购标的估值溢价2776.97%
资料显示,安徽达嘉维康成立于2024年4月,由自然人高元斌和郝丽出资设立。同年6月,郝丽将其持有的安徽达嘉维康65%股权转让给马鞍山市健康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鞍山健康”),安徽达嘉维康成为马鞍山健康的控股子公司。
2024年9月,马鞍山健康将其所持安徽达嘉维康4.15%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达嘉维康,安徽达嘉维康成为上市公司参股公司。
3个月后,安徽达嘉维康实施减资,注册资本由1亿元减少为800万元,各股东同比例减资。减资后,高元斌、马鞍山健康、达嘉维康对于安徽达嘉维康的出资比例分别为35%、60.85%、4.15%。
根据本次交易方案,达嘉维康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收购马鞍山健康持有的全部安徽达嘉维康60.85%股权。交易完成之后,马鞍山健康不再持有安徽达嘉维康股权,上市公司持有安徽达嘉维康65%股权,安徽达嘉维康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由于达嘉维康还持有马鞍山健康30%股份,马鞍山健康为上市公司参股公司,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收购存在较高的溢价。以2025年4月30日为基准日,安徽达嘉维康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1.9亿元,较其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增加1.84亿元,增值率高达2776.97%。以此为基础,本次交易中安徽达嘉维康60.85%股权的交易总金额为1.16亿元。
接近30倍溢价收购,本次交易设置了业绩承诺。马鞍山健康承诺,在标的交割日后的第1至12个月、第13至24个月、第25至36个月,安徽达嘉维康的含税销售额(不含标的公司各种销售折扣折让、现金券)均不低于2.11亿元,且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55万元、1107.75万元、1163.14万元。
这意味着,在本次交易完成之后的三年内,安徽达嘉维康的含税销售额合计将不低于6.33亿元,净利润合计不低于3325.89万元。
从当前的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和2025年前3个月,安徽达嘉维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5700.09万元,净利润437.51万元、103.9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2.09万元、694.06万元。
截至2025年3月末,安徽达嘉维康资产总额约1.08亿元,其中应收账款1764.10万元;负债总额约为1亿元,所有者权益661.46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3.85%。
高速扩张门店三年增10.5倍
收购安徽达嘉维康,达嘉维康意在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资料显示,安徽达嘉维康拥有119家连锁药店,主营业务为医药零售连锁,销售产品包括中西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及食品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达嘉维康以湖南为大本营,近年来公司通过“直营+并购+加盟”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扩张。2021年上市之后,达嘉维康先后收购了宁夏德立信、银川美合泰、山西思迈乐等公司,并以宁夏、山西收购的连锁药房为北方支点,向周边省份扩张。
截至2024年末,达嘉维康在全国共计开设药房1389家,其中湖南355家、海南218家、宁夏422 家、山西368家、北京26家。
此前的2021年至2023年末,达嘉维康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21家、498家、780家。短短三年时间内,达嘉维康的门店数量增加1268家,增长约10.5倍。
2024年,达嘉维康的医药零售业务收入为26.92亿元,同比增长78.8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达到51.44%。
达嘉维康认为,通过此次股权收购,公司在华东地区进一步拓展,提升了公司在安徽及华东地区专业药房市场的覆盖率,加强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产品的采购成本,提高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对公司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尽管业务规模快速扩大,达嘉维康的盈利能力却在削弱。上市次年即2022年,达嘉维康的净利润下降,并已连续三年增收不增利。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达嘉维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92亿元、39.04亿元、52.33亿元,同比增长27.01%、18.56%、34.07%;净利润5107.77万元、3429.98万元、2657.49万元,同比下降25.17%、32.85%、22.52%;扣非净利润4686.05万元、3432.26万元、2560.61万元,同比下降27.94%、26.76%、25.4%。三年间,公司净利润整体降幅达61%。
2025年一季度,达嘉维康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51%;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14.44万元、99.95万元,同比下降83.82%、94.84%。
并购项目带来的费用增长,成为拖累达嘉维康业绩表现的重要原因。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6.58亿元、1.67亿元、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54%、63.04%、49.88%。
此外,并购重组也给达嘉维康带来了一定的商誉。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商誉达11.35亿元,占期末资产总额、资产净额的比例分别为17.6%、61%。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