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08:57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基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清算基金的类型来看,主动权益类产品(包括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依然占据其中的较大比例,共有49只,占比约为36%。除此之外,债券型基金(不含...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130只基金宣告清算,延续了过去两年“清算常态化”的节奏。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相比,今年清算的产品中,还出现了包括红利、医药等在内较为热门的主题基金。这意味着,热门领域主题基金同样面临着规模或持有人数的压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受到市场选择、公司资源投入、投资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基金发行和退出的市场化趋势近年来更趋明显。
近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清算
日前,中银证券(12.420, 0.00, 0.00%)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A发布公告显示,截至7月7日,该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已触发基金合同终止事由,基金管理人即将进行基金财产清算,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7月14日为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基金产品也将自7月15日起进入清算程序,不恢复办理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停止办理赎回和转换转出等业务。
这是7月以来宣布清算的第8只基金,从年内情况来看,清算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30只。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记者发稿时,今年以来清算的基金数量已有135只(不同份额类型合并计算)。其中,112只为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清算,剩余23只则在经过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之后清算。
从清算基金的类型来看,主动权益类产品(包括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依然占据其中的较大比例,共有49只,占比约为36%。除此之外,债券型基金(不含QDII)年内也同样有49只清算;指数基金因面临同质化问题的压力,年内共有22只清算。
与此同时,一些产品虽然尚未正式清算,但已进入“临界状态”。7月14日,创金合信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分别发布了旗下产品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公告。从内容来看,这三只基金均为发起式基金,根据基金合同规定,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则触发了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
除此之外,7月以来,还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发布了连续多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公告,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基金产品的数量不少于20只,这种情形也同样面临着触及基金合同终止的风险。此外,还有约90只基金陆续发布了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相关公告。
红利医药等热门领域仍有清算产品
从基金持仓领域来看,除部分冷门题材导致产品市场规模较小因而面临清算之外,今年清算的基金主题不乏红利、医药等热门投资领域。
7月10日,国联智选红利基金发布清盘公告,引发市场关注。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3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最新规模为0.11亿元。今年6月5日至7月8日,国联基金以通讯方式组织召开了该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并表决通过了《关于终止国联智选红利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此前,在高股息逻辑支持下,红利产品整体表现亮眼,不少头部产品吸引了大量资金申购。然而,这一标签并未拯救所有产品。
此外,今年以来热度颇高的医药主题同样出现了清算产品。6月底,富荣医药健康基金宣告清盘,因该发起式基金在基金合同生效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因而触发清算条款。除此之外,还有华泰紫金中证医药50、华安创新医药锐选量化、平安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3只医药类基金也进入了清算程序。
除此之外,中小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的清算困境则更为凸显。今年,泉果基金旗下的泉果泰岩3个月定开宣告清算。作为泉果基金推出的首只纯债产品,该基金在2024年6月成立时曾受到市场关注,募集规模超过16亿元。然而成立仅一年,这只基金便在2025年7月发布清盘公告。从公告信息来看,清盘的直接原因是基金连续50个交易日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触发红线,结束得颇为仓促,产品最终清算时规模仅剩不到2亿元。截至目前,泉果基金仅剩泉果泰然30天持有这一只债券型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清算一方面出于业绩或规模表现不佳,另一方面也与基金公司的战略调整密切相关。近年来基金清盘趋于市场化,原因在于产品结构的分化与资金的集中化:中小公司不再为“壳”烧钱,而是借清盘止损、回收资源,避免因盲目追逐热门赛道导致错配与摇摆,以优化布局、聚焦能力圈,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率提升的战略转型。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