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13:40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一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在此前主板IPO申报时,监管已质疑固力发实际控制人亲属控制的企业与其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或利益输送。例如,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他亲属控制的永固集团...
近日,固力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力发”)二次冲刺IPO的进程因收到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函而再度引发关注。这家专注于电力金具、输配电设备及电缆附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曾在2022年主动撤回主板上市申请,如今转战北交所仍需直面监管层对历史问题的持续追问。
规范性问题频出
北交所问询函首先指向固力发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认定的准确性。根据招股书,郑巨州、郑巨谦、郑哲三人分别直接持有公司28.95%、28.95%及28.96%股权,被认定为共同实际控制人。然而,其亲属郑锦湘、程勇、金汉钦等股东虽在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管,却未被列为一致行动人。监管要求其说明未将亲属股东纳入一致行动人的合理性以及实际控制人亲属除固力发以外的控股、参股企业情况(含已注销)等。
这一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在此前主板IPO申报时,监管已质疑固力发实际控制人亲属控制的企业与其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或利益输送。例如,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他亲属控制的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固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存在与该公司从事相同或相似业务的情况。亲属股东的持股及任职情况同样成为监管对其合规性问询的焦点。
对此,固力发在2024年8月发布的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中称,固力发及子公司与永固集团存在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的情形。但是,双方因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而存在的利益冲突较小,报告期内双方在资产、人员、业务、财务、机构、技术等方面均相互独立,不存在利益输送或其他安排。
除了实控人争议外,固力发的销售模式争议同样贯穿两次IPO。公开资料显示,公司除自主直销外,通过“合作拓展”及“代理直销”模式销售产品,2022至2024年,合作拓展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25.01%、27.55%和27.93%,代理直销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14.45%、14.43%和9.94%。
值得注意的是,固力发前次IPO申报中将销售服务费全部计入销售费用,本次申报却将合作拓展费计入营业成本,存在会计处理不一致的问题。该公司在前次申报时的招股书中提到,在输配电器材制造业中,许多上市公司均存在通过中间方合作开展业务的情形,相关费用通常反映在销售费用中。而在此次申报时的招股书中,公司代理直销模式下支付的销售服务费被计入销售费用之中,而合作拓展模式下支付的合作拓展费则被计入营业成本。
研发费用真实性存疑
研发费用作为创新型企业的核心指标,在固力发两次IPO中均被重点问询。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固力发研发费用从3076.32万元增至3324.09万元,但占营收比重却从4.27%降至3.77%,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就此,固力发解释称,主要系研发人员规模相对较小,总体职工薪酬水平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底,固力发大专以下学历的研发人员占比为38.84%。同时,该公司存在部分研发人员参与生产及非研发人员参与研发的情况。研发费用核算的准确完整性存疑。北交所要求其说明是否存在通过调节研发人员认定以调节研发费用的情形;研发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
而固力发在初次主板IPO时,研发费用的相关情况也同样被问询。固力发2021年12月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显示,监管要求其补充披露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明细项目金额的具体构成情况及研发投入对应的主要项目情况,说明研发费用归集和会计核算是否准确;说明合作研发情况下,研发费用如何确认;说明是否存在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情况。
对于部分研发人员参与生产及非研发人员参与研发的情形,固力发在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中作出了解释:研发人员参与生产活动是指部分研发人员通过开会培训、车间指导等形式将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环节,此类人员的主职工作为研发,参与生产的工时小于参与研发的工时,故公司仍将其归类为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参与研发活动是指个别管理人员基于工作经验优势,到实验室指导产品研发方向,参与部分研发工作,此类人员参与研发的工时小于参与日常管理的工时,故公司未将其归类为研发人员。
持续经营能力承压
在业绩方面,2022至2024年固力发营业收入分别为7.21亿元、8.82亿元和9.97亿元,2023年、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22.33%、13.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37.18万元、8437.48万元和11538.27万元,2023年、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74.43%、36.75%,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有所放缓,其中净利润增速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固力发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客户的依赖度较高。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该公司前五大客户中电网类公司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4.96%、53.44%和57.52%,其中对国家电网销售占比分别为30.77%、37.23%和34.94%,对南方电网销售占比分别为11.31%、14.42%和21.19%。
此外,固力发与电网客户合作稳定性同样值得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固力发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国家电网暂停中标资格,如2021年两次被国家电网停标。同时,“产品质量问题”在两次IPO中均被提及。监管要求其说明具体整改措施及有效性,并量化分析产品质量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