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志愿投了小鹭AI:行业暗流正在转向......

2025-08-15 10:34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侠名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小鹭AI获得优志愿天使轮投资,虽未透露具体投资规模,但多方信源指出,此次估值就已约达千万,双方将共同探索“AI+教育”的规划赛道新范式。”...

“小鹭AI获得优志愿天使轮投资,虽未透露具体投资规模,但多方信源指出,此次估值就已约达千万,双方将共同探索“AI+教育”的规划赛道新范式。”

消息传来时,几个同行群同时炸了锅。

没有庆贺,没有嘲讽,沉默背后是心照不宣的预感——高报这行,要变天了。

我在这个行业深扎了十年,见过太多起落。

从早年填报靠翻“大厚本”,到后来各种AI志愿卡满天飞,再到天价规划师一席难求。

表面热闹,根子上的病却没变:

我们这行,赚的其实是“信息差”的钱。

01、家长为什么焦虑?政策太复杂。

新高考选科组合就有十二种,地方的政策年年调,考试院半夜发个通知,多少家庭彻夜难眠。普通家长根本追不动,只能求助于“专业的人”。

可有人踏实研究,也有人钻空子。

9.9元的AI填报卡错得离谱,一万八的“名师服务”照样排长队——乱象背后,都是信息不通透惹的祸。

优志愿和小鹭AI走到一起,像两把钥匙合并插进了锁眼,拧开的正是这道“信息差”的厚门。

优志愿强在“快”。

像不知疲倦的哨兵,作为数据领域的领跑者,总能把招生政策、录取动态第一时间送到用户手边; 

1.png

图为优志愿的使用界面

小鹭AI胜在“活”。

院校推荐、专业对比、录取概率、就业前景、对应分数段,问啥答啥,甚至你说“给我推荐个上床下桌,不要早操的985院校”,它都能对答如流,24小时在线,脑子转得都比人快。

2.jpg

图为小鹭AI的使用界面

它们合力给考生发了台“信息接收器”——但比技术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耿忠诚的行业视野。这位同济系连续创业者,打造优志愿和优志愿旗下优家SaaS平台,始终在拆解行业壁垒。

3.jpg

此次投资小鹭AI,恰是将赋能逻辑延伸到个体:通过小鹭AI超级校区,把优家验证过的数字化能力(私域运营、客户管理)与职卓教育21年经验打包,让单打独斗的规划师也能突破服务边界。 

4.jpg

5.jpg

02、这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简单说:靠“倒信息”吃饭的日子,到头了。

那些只会查分数线、解释基础政策的“信息二道贩子”,路被堵窄了。

家长花几百块买张AI卡,基础问题全能解决,谁还找你问“啥叫平行志愿”?这钱,以后不好挣了。

但事情没这么简单。

技术撕开了一道口子,反而让我们看清了行业更深的顽疾:

当基础信息不再神秘,家长真正焦虑的、愿意付高价买的,到底是什么?

答案藏在那些深夜打给我的电话里:

儿子想学哲学专业,父亲摔了杯子:“这专业能养活自己吗?”——AI能列就业数据,但填不平两代人的价值观鸿沟;

姑娘分数踩线,在“冲省外普通一本”和“求稳读本地二本”间反复煎熬——AI能算风险概率,但解不了她心里那份“不甘心”与“害怕输”的撕扯;

农村家庭的孩子,面对“早早打工”和“贷款读民办”的残酷选择——AI能给建议,但理不清背后盘根错节的现实困境。

这些才是真正扎手的刺。

它们不关乎“能不能上”,而关乎“该不该选”、“值不值得赌”、“以后会不会悔”。

技术越发达,这些关于“人”的难题,反而越刺眼地凸现出来。

一位做了八年的规划师老吴,最近感触很深。

他说自从加盟小鹭AI超级校区后,咨询费涨了30%,反而更忙了:“家长现在不问‘能上哪’,专问‘该选哪’。你得懂点心理学,会点家庭调解,甚至得了解不同行业的十年发展轨迹——这比查数据累多了,但也更像真正的‘规划’了。”

而且他以前一年就能接30单咨询,现在冲一冲,接100单不是问题。

优志愿与小鹭AI的这次握手,像一面映出行业未来的镜子: 

- 照见尴尬:过去太依赖信息差,错把“数据搬运”当核心竞争力; 

- 折射出路:当AI扛走基础工作,人的价值正回归到那些更“重”的事—— 

  在这场赋能生态里(小鹭AI超级校区+小鹭AI决策+优家平台工具),规划师终于能专注成为“提灯者”:理解选择的重量,陪伴成长的迷茫。 

风吹散浮尘后,露出的土地需要更深的耕耘。

技术铺平了路,但每个年轻生命忠于自我的跋涉,永远需要温暖的眼睛照亮。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5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