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再谈回归,难

2016-05-27 01:36 | 来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概股公司回归A股的方式来看,主要有直接IPO上市、借壳和新三板挂牌三种。此前由于直接IPO门槛高、等待时间长,新三板则非挂牌首选,市场
 
中概股公司回归A股的方式来看,主要有直接IPO上市、借壳和新三板挂牌三种。此前由于直接IPO门槛高、等待时间长,新三板则非挂牌首选,市场自然转向借壳,但海外中概股多,壳资源相对有限,因此才引发了壳资源疯吵的现象。多数壳资源股都属所谓老经济公司,整体业务增长缓慢或甚至进入衰退,市场原本关注度就低,在前几年A股相对较低档时期成交、估值都反应较不吸引投资人的状况。但也因此对于中概股来说相对是个成本较为低廉的回归选择。

梳理过去一年以来的政策表态,监管层对中概股回归问题的态度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15年6月国务院提出要“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工信部也推出在全国范围内放开经营类电子商务外资股比例限制,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再次提到“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完善相关法律规则,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均可以看出监管层对于中概股回归一度持积极甚至鼓励态度。

但今年以来,媒体3月开始报道“十三五”规划草案中删除“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字样、以及5月初证监会对红筹公司回归问题的表态,对于推动中概股私有化及回归明显态度降温,对股价造成显著冲击。中概股回归过程主要有美国私有化退市、拆除VIE架构、在A股上市这三个步骤。从已有的经验和案例来看,在美私有化退市并非难事,但由于拆除VIE架构和A股上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方监管,步骤复杂、难度较高,仍需要政策持续支持推动。而月初监管层“可能暂缓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回到国内上市”的新闻,表态注意到此类企业回归A股的特殊性,以及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显示由于回归的预期已经造成市场紊乱,反压低监管机构加速推动的意愿,因此整体回归难度明显提高。

 
中概股回归将彻底改变A股市场结构

 
尽管前期围绕中概股私有化回归的确出现了一些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比如壳资源的炒作等,但从长期角度而言,考虑到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普遍是互联网、电商、游戏、视频、教育、媒体等“新经济”行业的重要甚至龙头企业,盈利增速和未来增长潜力明显好于“老经济”板块,因此为优质中概股公司的理性回归提供可操作的出路和政策便利,使得中国国内投资者更多分享到“新经济”板块和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收益可能依然是值得考虑的。可以考虑的是以产业型态而非单纯中概股形式来思考,选择质优价合理的目标,进行相对长期的投资。

目前风险较大的还是在于直接购买壳资源相关的股票,毕竟整体推动放缓后相关股票的波动及失望卖压都会较大。另外不少中概股在美仍属相关低关注股票,流动性也有一定的问题。

QDII投资長期以來以H股为主,加上部分在美上市的龙头股,而中概股的全额加入则会对这两块带来一些长期影响,因此引起不少基金经理的兴趣。首先,明显改变当前MSCI中国指数板块结构和面貌。由于IT和可选消费品板块权重的大幅提升,以及相应金融板块权重被稀释,前述“新经济”板块的权重将首次超过50%并超越“老经济”板块,而IT行业的权重则基本与金融板块不相上下,多数基金经理可以不用在局限于估值较难提升、基本面增长有限的金融板块,进而透过研究增加增长性高新经济板块配重。

其次,或促使中概股和H股投资者群体的进一步趋近。除了带来资金的流入和再配置外,中概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将会促进同为指数成分股的中概股和H股公司的投资者群体进一步趋同,也会给原来主要以港股市场为投资重点的投资者提供更多在互联网和电商等板块的选择,长期仍然会吸引更多资金涌向中概股。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19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