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或设精选层 IPO概念“集邮”策略存陷阱

2017-01-20 10:59 | 来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消息称,监管层近期召集部分机构座谈,征询对IPO、再融资、壳资源和新三板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有消息称,监管层近期召集部分机构座谈,征询对IPO、再融资、壳资源和新三板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新三板的政策,消息称未来2-3年,新三板创新层可能会拿出5%的挂牌企业进行连续竞价交易。 今天买三板和您一起关注一下这件事情:

  新三板再分层诉求:精选层瞄准财富效应

  新三板再分层又现传闻。有消息称,监管层近期召集部分机构座谈,征询对IPO、再融资、壳资源和新三板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新三板的政策,消息称未来2-3年,新三板创新层可能会拿出5%的挂牌企业进行连续竞价交易。

  在新三板业界人士看来,拿出5%的挂牌企业进行连续竞价交易,在一定意义上即是对新三板目前的层次再次进行划分。实际上,相关传闻和讨论并不是此次座谈会才提出的。据了解,2016年9月市场就有了这样的讨论,5%企业的比例即是精选层。

  “据我了解,去年精选层的概念来自于某机构写给监管层针对新三板发展的报告。精选层因为企业数量少,企业质量可以得到保障,企业的股权分散度也足够,因此可以采用竞价交易的交易方式,这样的设想有一定的基础支持。”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如果精选层出炉,或迄今为止新三板市场制度红利最集中之地,优质的企业配大胆的政策。我觉得如果再次划分精选层出来,竞价交易以及投资者门槛降低等之前只存在于市场想像中的一些政策,很有可能都会被用在这一层次上。”

  新三板2017年市场猜想

  2016年被称为新三板监管年,股转系统发布了若干规范制度,并加大了对违反规定的市场参与者处罚力度。对于2017年,流动性是新三板的命脉,预计2017年股转系统将推出一揽子措施提高市场流动性,创新层将成为改革的先行者。此外,新三板的市场地位将得到明晰,同时在优化交易机制、建立盘后大宗交易制度、公募基金入市以及绿色转板试点方面有望获得较大的突破。

  随着新三板发展环境逐渐向好,2017年市场回暖概率较大,将呈现出四大特点。由于增量资金有限,大批投资产品到期,预计将先抑后扬;同时净化挂牌企业群体措施将加强,强制退市与主动退市叠加将使新三板企业数量增速放缓;创新层与基础层企业差距将拉大;并购转板浪潮来袭。

  拟IPO概念投资策略探秘:远离投资陷阱

  近期新三板企业掀起一波IPO浪潮,成功过会、IPO申请获受理、接受IPO辅导频现,新三板企业“出走”步伐加快。相对于新三板,A股市场在流动性、估值等方面都更有优势,这催生了一批企业从新三板退市拟IPO登陆A股市场。提前埋伏拟IPO概念的新三板股票,等待相关公司登陆中小创乃至主板,从两个市场之间巨大估值差异中可获得较大收益,这是押宝新三板“集邮”策略的逻辑。业内人士表示,在IPO套利逻辑下,除企业财务条件、行业成长性外,还需关注重要公告节点,并认清企业IPO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中科招商副总裁朱为绎认为,与PE投资拟上市公司相比,投资新三板IPO辅导备案企业有四个优势:包括没有更长的锁定期;标的公司即使IPO被否,投资者还能通过新三板市场转让退出;挂牌企业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相对更规范;这些企业在新三板融到了足够资金,能承受IPO排队期间的资金压力。不过,筛选投资标的并不容易。“赚钱机会不小,但申报IPO材料的企业中确有一些企业滥竽充数,迁址扶贫县的企业质地也参差不齐。这种投资考验真本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招商证券一位保荐人提醒称,投资者需注意IPO辅导期的时长问题。如公司辅导期过长(超过两年),一方面可能存在难以解决的障碍,另一方面企业对IPO或许并没有太重视。对于辅导期较长的新三板公司,可以从四个方面因素判断其IPO是否靠谱。首先需要观察财务是否稳健。其次,是否签署了对赌协议,对赌协议是IPO审核的“雷区”。第三,大股东是否减持需要关注。第四,是否存在需要清理的三类股东。按照证监会要求,拟上市公司必须在申报前清理三类股东,包括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

  对IPO概念“集邮”已成为新三板市场重要的投资策略之一,面对众多拟IPO概念股,投资者需擦亮眼睛。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19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