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8 08:56 | 来源:未知 |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前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寿险公司净利润数据也随之出炉。
随着前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寿险公司净利润数据也随之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目前已经有76家寿险公司披露了相关数据经营数据,其中有40家盈利,净利润合计约996亿元;36家亏损,合计亏损约248亿元。
从寿险公司盈利与亏损的分布来看,平安人寿、中国人寿(32.650, 0.00, 0.00%)、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和新华保险(62.470, 0.00, 0.00%),5家合计盈利804亿元,占据盈利寿险公司的八成以上;有四家险企亏损近190亿元,占亏损险企的76%。
5家险企拿走行业八成利润
今年前三季度,寿险公司净利润分布依然保持以往态势。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和新华保险,5家合计盈利804亿元,占据盈利寿险公司的八成以上。
从影响寿险公司净利润的几大因素来看,投资收益驱动以及准备金补提对账面利润的负面影响弱化等原因使得今年前三季度寿险公司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幅。
东吴证券(11.000, 0.00, 0.00%)研报指出,大型险企业绩靓丽主要源于投资收益驱动,国寿、平安、新华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12%、5.4%、5.2%,同比分别提升56、10、10个BP,主要源于股市蓝筹行情向好,价差收益正增长。
准备金补提对账面利润的负面影响也在弱化,以国寿为例,第三季度准备金补提对税前利润的负面影响降至45.98亿元,同比下滑41.1%。未来,随着利率拐点对账面利润的滞后影响还将逐步兑现。
从大型寿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前三季度,平安、太保、新华个险渠道新单保费增速分别为38.4%、38.8%、27.4%,延续高增长,进一步印证保障性需求崛起推动寿险高景气周期持续。
与个险保费增长对应的是,寿险代理人队伍规模继续扩张且量质齐升,9月末平安、国寿代理人数量分别为143万人、163.5万人,较年初分别增长29%、9.4%。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未来即便代理人整体规模增速趋缓,但随着保险公司更加重视队伍培训与管理,且寿险需求端景气度持续旺盛,预计队伍质态将稳步提升。
从监管来看,多家券商研报表示,保监会134号文虽对单季度寿险规模保费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考虑保险公司已陆续上线符合监管要求的新产品(如2018年开门红产品)且试销良好,预计新规对上市保险公司影响将优于预期,且产品转型无碍寿险价值持续高增长。
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近期表示,134号文对公司产品大类没有影响,只是对产品设计的某一些具体细节上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原来规定返还是每年可以返还的,现在返要交费满五年了。原来每年返还的比例没有限制,也可以返还10%、20%、30%,现在每年的返还的比例不能超过20%。这些规定对产品本身的性质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只是在销售方式上有一定的影响。
“明年几家大公司,我估计整个的业务还会保持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增长。但是这个增长也不是40%-50%的增长,这种增长超出正常的规律,我们会有一个比较稳定、持续的增长。”林岱仁表示。
4家险企亏损均超10亿元
在大型寿险公司大赚的同时,一批中型险企则呈现大幅亏损。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前三季度,有四家险企净亏损近190亿元,占亏损险企的76%。
整体来看,有4家险企亏损超过10亿元;有12家险企亏损介于1亿元-10亿元;有20家险企亏损低于1亿元。
本报记者近期了解到,随着监管政策出台,以及多家银行对中短存续期产品代理售卖规模的限制,个别亏损中小险企前期依赖银保渠道销售万能险实现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业务模式面临调整压力,银保渠道控制力弱化,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下滑明显。
在保费收入下滑的同时,这些中小险企此前大量销售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今年以来进入高退保期,随着退保和满期给付的增加,公司需要持续预留大量现金及等价物,进一步削减可投资规模,从而使得投资收益进一步下滑,投资端弥补承保端成本压力有所加大,经营出现亏损。
类似上述经营情况的险企并非个例。中保协近期发布的《回归保险本源,中小寿险公司发展之道》(下称“报告”)指出,在我国寿险业快速发展的现阶段,一批中小公司生存发展面临以下三大困境。
一是有保费无价值,持续亏损。过去几年部分中小公司依靠资产驱动负债模式超常规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经营利润主要来自投资理财业务的短期利差、并非保障业务的长期死病差。
二是资产驱动负债,难以为继。监管部门重拳叫停资产驱动负债发展模式,赚取短期利差模式不可持续,中小公司生存问题再次凸显,急需寻求新的突破口。
三是市场主体增加,竞争加剧。目前国内拥有近80家寿险主体,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是日本的两倍;由于公司之间同质化严重,中小公司与大公司之间、中小公司之间竞争激烈。
数据同时显示,2012年-2016年,我国寿险业原保险保费增长1.2万亿元,七家大公司占比约40%;2014年至2016年,中小公司行业利润占比分别仅为20.14%、23.2%、19.32%;大公司分享了代理人增员的绝大部分红利,招募到接近90%的新增人力。
上述报告指出,中小公司或主动或被动采取跟随战略,加入了短期理财产品的红海竞争,而偏离保障型的寿险主业。在监管趋严、“保险姓保”的大趋势下,资产驱动负债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微观层面,中小寿险公司还面临着股东期望不理性、战略定位不实际、公司经营模式无特色、人才机制不匹配、产品属性不支持等问题。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