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银行年报季,各家上市银行纷纷交出2017年成绩单。这当中,工、农、中、建等大行表现尤为抢眼。透过2017年各家年报,可以看到中国银行(3.820, -0.03, -0.78%)业去年整体取得不错的业绩。在宏观经济回暖、强监管、银行业务转型等背景下,银行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均有提升,并正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进发。
经营业绩态势向好
2017年,国有四大行股价一路领涨,其背后少不了业绩的支撑。与2016年相比,四大行201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都大幅回升。
数据显示,2017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875亿元、1931亿元、1724亿元、2422亿元,净利润增速为3%、4.9%、4.76%、4.67%。
此外,各行拨备前利润、存款等指标也备受关注。以工商银行(5.860, -0.01, -0.17%)为例,2017年拨备前利润达到4924亿元,增长9.1%,为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2017年客户存款比上年增加1.4万亿元,增长7.9%,增量和增幅均居业界第一。
“2017年工商银行保持稳中向好的经营态势。体量壮大、体型改善、体形强健相得益彰,这是去年最大的特点。”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从净息差、资产质量、净利润、拨备前利润等几个方面来看,虽内部存在分化,但整个银行业业绩改善、经营好转的态势是比较明显的。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也为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支撑。
资产质量明显提升
资产质量好转同样是2017年银行年报的另一大亮点,这也被认为是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2017年,农业银行(3.810, 0.00, 0.00%)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不良余额较年初下降368亿元;不良率下降0.56个百分点至1.81%;工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至1.55%;建行和中行不良贷款率分别降至1.49%和1.45%。
股份制银行也有类似的表现。2017年末,中信银行(6.260, -0.06, -0.95%)、光大银行(4.030, 0.00, 0.00%)、招商银行(28.850, 0.09, 0.31%)、平安银行(11.000, 0.13, 1.20%)的不良贷款率分别较上年下降0.01、0.01、0.26、0.04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的改善,一方面因为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另一方面,我们适应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及时调整了信贷体系。”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表示,资产质量的好转有着坚实的基础,未来的持续改善是可以预期的。
此外,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此前表示,从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看,银行业治理乱象整体效果良好。截至今年1月份,理财业务比去年同期仅增长1%,表外业务开始收缩,野蛮生长和交叉的产品趋停。银行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基本上得到遏制。
服务实体回归本源
“银行业首要的任务就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银行最大的风险。”中国银行副行长刘强这样说。在2017年报中,服务实体经济也成为各大行工作的关键内容。
2017年中国银行重点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长487亿元。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万亿元,增长13.5%,高出全行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
广告
农业银行则在全年新投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贷款5678亿元,同比多投2081亿元。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涉农贷款口径)余额分别突破3万亿元和1万亿元。
在银行业整治乱象背景下,服务实体经济并未因此受限。据郭树清介绍,2017年银行业资产只增长8.7%,但对实体经济贷款增长12.6%,达到14万亿元。而且对小微企业、“三农”的贷款增长高于平均增速。
“重点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十三五’重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等领域是我们未来信贷资产配置的重点。”农业银行行长赵欢说,优化信贷结构调整,既符合实体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又能提升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
“只有实体经济好,宏观经济好,银行才能好。”董希淼说,在严监管、扶持政策引导等系列措施下,银行必然要回到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本源上来。当前整个银行业也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2017年100多家银行缩表,背后是逐渐摈弃拼速度、拼规模的增长,更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思路的践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