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4 10:48 | 来源:未知 |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23日是*ST华信(002018,SZ)5月以来收到的第二封问询函要求回复的截止日期,不过投资者等来的却是又一次延期,外界依然未能获悉公司目前的经营和债务处理详情。
5月23日是*ST华信(002018,SZ)5月以来收到的第二封问询函要求回复的截止日期,不过投资者等来的却是又一次延期,外界依然未能获悉公司目前的经营和债务处理详情。
当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华信,负责投资接待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两份问询函都处于延期回复的情况,鉴于对《年报问询函》回复涉及的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公司无法在一周内完成回复,目前正加快工作进度。
一再延期回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华信事件”也波及到了“华信系”上市公司*ST华信。*ST华信在2017年年报中称:“受控股股东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信)的控股股东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信)相关事件影响,公司部分客户持观望态度,致使公司业务大幅萎缩;同时应收账款也发生较大规模逾期情况,公司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货币资金短缺。”
伴随*ST华信这份年报的还有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无法保证2017年年报及2018年一季报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也无法保证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因此,公司自5月2日复牌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华信”。
这份“非标”年报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5月8日,深交所向*ST华信下发关注函,要求*ST华信于5月15日前进一步就债务详情、2017年财报非标影响、关联交易情况等作出说明。不过,*ST华信并未如期回复,申请了延缓提交回复函。
5月23日,上述*ST华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之前就关注函公司已经向深交所提交过回复,但是深交所认为回复未达要求,要求公司进一步细化,所以公司进行了延期。”
5月16日,深交所再次下发2017年年报问询函,就公司年报连发20问,要求上市公司于5月23日前就2017年度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变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等问题作出说明。
除此之外,根据*ST华信5月19日公告,控股股东上海华信所持公司股份处于质押状态的共计8.69亿股,占其所持公司总股数的62.74%;上海华信所持公司股份处于司法冻结状态的共计13.85亿股,占其所持公司总股数的100%;上海华信被执行司法轮候冻结状态的股份数合计126.18亿股,远远超过其实际持有的*ST华信的13.85亿股。
不过,上海华信所持上市公司部分股份于3月已经被司法冻结的情况,*ST华信彼时未及时披露。对此,安徽监管局对上海华信以及上市公司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记者注意到,上海华信曾于3月筹划控制权变更,不过最终未能成功实施。4月24日,*ST华信披露公告称,经与控股股东上海华信确认,鉴于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涉及面广,推进难度较大,暂未与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上海华信决定暂时终止筹划该重大事项。
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控股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可能会导致公司大股东发生变更,进而对上市公司业绩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在目前情况下,上海华信有可能暂时无法筹划控股权变更事项。
那么,*ST华信控制权变更是否有进一步计划?上述工作人员称,目前暂未接到新的消息,一切以公告为准。
如此种种不利消息下,4月25日公司复牌,随即迎来多个跌停。5月23日,公司股价报收于2.24元/股,与4月25日开盘时的4.85元/股相比,下跌53.81%。
现金流波动大
作为中国华信旗下A股唯一控股上市公司,*ST华信以“能源+金融”为发展战略,并衍生出橡胶产品贸易业务,其中公司的能源业务主要是成品油贸易与液化气销售与运输,金融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信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保理)的保理业务。
2017年,*ST华信实现营业收入167.99亿元,同比下降11.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7亿元,同比上升21.58%。而其2018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营业收入仅7.04亿元,同比下降84.12%;净利润亏损6876.81万元,同比下降159.41%。
*ST华信在一季报中称,公司业务停滞,应收款大面积逾期,经营现金流短缺,公司业绩预计持续下滑。
那么,目前公司经营业务是否有所恢复?上述*ST华信工作人员称:“根据我得到的信息,目前公司业务还没有恢复,跟前期差不多。”
对此,深交所在年报问询函中要求公司结合主要客户变化情况等,分析并说明2017年净利润同比上升、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自查2017年度收入确认的真实性,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的情况,请年审会计师说明其就2017年收入的真实性执行的审计程序,并分析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同时,深交所注意到了*ST华信经营性现金流金额大幅波动,并于2017年大幅上升的情况,2015~2017年,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202.77万元、负19.32亿元、4.71亿元。具体看公司2017年的表现,2017年一至四季度,*ST华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负5.75亿元、1.75亿元、负0.86亿元、9.57亿元,明显看出,第四季度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
除此之外,据年报披露,2017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7亿元,同比下降192.05%,其中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比同期增加3564.7%。对于以上情况,深交所要求*ST华信详细说明具体内容及原因。
陷现金流短缺局面
除了业务陷入停滞状态外,*ST华信2017年应收账款也发生较大规模逾期情况,直接导致公司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货币资金陷入短缺。
根据公司2018年一季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8490.64万元,同比下跌73.81%。
截至2017年12月31日,*ST华信合并应收账款余额为44.71亿元,合并应收利息余额为0.57亿元。进一步来看,2017年,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金额总计25.02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55.96%,不过账龄较短,多在半年以内。
麻烦的是,公司有一部分应收账款已经逾期。截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ST华信保理业务应收账款逾期余额为14.68亿元,转口业务应收账款逾期余额为10.19亿元,保理业务应收利息逾期余额约为0.18亿元。上述逾期应收款项占合并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为55.63%,逾期应收利息占合并应收利息余额的比例为31.58%。
对于应收保理款,公司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1936万元;转口业务应收账款方面,尽管期后应收账款大额逾期,但公司按照大单业务6个月以内(含6个月)不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未计提坏账准备。
深交所要求*ST华信分别列示保理业务、转口业务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方的基本信息,计提坏账准备方法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对于上述账务逾期情况,*ST华信也拟定了相关措施,比如争取银行借款展期、债转股、降低有息负债、加大对客户应收款项的催收力度等。5月8日,*ST华信2017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娟称:“公司积极牵头催收工作,通过现场催收的方式,已有部分应收账款回笼。”
此外,记者注意到,5月22日,*ST华信披露公告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关于华信保理诉日照兴华化工有限公司和东南中新房实业(天津)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件。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提起相应诉讼,如果诉讼肯定要等程序全部走完,现在对于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很难作判断。
同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华信国际的合并流动负债余额高达33.32亿元,由于华信国际资金紧张,无力兑付到期债务,因此公司报告期内出现了债务逾期,上述逾期债务占合并流动负债余额的比例为23.83%。
对于这部分债务,深交所要求*ST华信详细列示公司目前的债务情况、债务形成原因、相关借款资金的用途、到期时间及到期债务、逾期债务的具体情况,并说明公司是否及时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并要求公司量化分析目前的现金流量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正常运营能力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公司的短期负债的偿还情况等。
多重压力下,*ST华信又该如何走出窘境?对此,宋清辉表示,对于*ST华信来说,可以借助重组、多元化等一系列措施,摆脱目前困境。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