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09:34 |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科创板]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MueTec作为行业第二梯队的代表性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晶圆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30年。根据财务数据,MueTec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5619万元、4872万元、7732万元,净...
天准科技旗下德国全资子公司SLSSEuropeGmbH(下称“SLSS公司”)日前完成并购MueTecAutomatedMicroscopyandMesstechnikGmbH公司(下称“MueTec”)100%股权的交割事宜。天准科技董事长徐一华表示,该收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半导体前道晶圆检测的“卡脖子”问题,奠定了公司在工业视觉装备领域的技术高度和壁垒。天准科技未来将大幅增加投入,推动MueTec产品全面升级。
弥补短板
此次收购MueTec历时近一年,总价格为1818万欧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加上受让标的公司200万欧元债务,天准科技共为此次并购支付了2018万欧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
徐一华向记者介绍,早在2016年,他带领创始团队就开始寻找半导体产业链设备的国产替代机会,将目标指向了半导体前道的晶圆检测环节,这是技术难度仅次于光刻机的设备。在徐一华看来,高难度同时意味着门槛与机会。
据介绍,从价值体量来看,晶圆前道检测设备(即过程工艺控制设备)占半导体设备市场8%左右。长期以来,该市场被科磊(KLA-Tencor)、应材、日立等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虽有少数企业如中科飞测、睿励科学、上海精测、赛腾股份等较早进入该领域,但总体而言与科磊等业界龙头的差距仍然很大,国内晶圆厂很大程度依赖国外品牌的设备,因此一直是我国半导体产业一个亟需突破的“卡脖子”领域。
MueTec作为行业第二梯队的代表性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晶圆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30年。根据财务数据,MueTec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5619万元、4872万元、7732万元,净利润分别达到505万元、499万元、720万元。
徐一华告诉记者,MueTec产品序列相对完整,技术比较全面,大部分产品不仅填补国内空白,且在英飞凌、台积电、Hynix、三安等半导体客户现场获得较好的口碑,这让他看到了机会。2020年6月,天准科技展开对MueTec的收购,并于2021年完成交割。
徐一华表示,在近期与国内客户的沟通中,不少半导体公司对于国产化设备的使用意愿日渐提高,并开始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加大国产设备的替换准备,这更加坚定了公司对这项收购的信心。
战略协同
“未来天准科技将大幅增加投入,推动MueTec产品全面升级,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加强光学检测产业链合作,协同集成电路各企业,推动重点光学检测设备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助推半导体产业发展。”徐一华告诉记者,收购MueTec只是公司面向“工业视觉、产业智能”的战略升级的其中一步。
今年5月,徐一华发布致员工信,宣布面向“工业视觉、产业智能”的战略升级。“我们将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视觉为核心技术,提供工业装备。此次收购是完善‘工业视觉’战略的一个环节,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工业视觉的技术优势在制造业提供智能服务。”徐一华强调,公司对于并购的态度是审慎保守的,更不会基于报表而做并购,更多会考虑是否有利于战略协同。
目前在工业视觉方向,天准科技面向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和PCB工业领域均已有所突破,主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集团、富士康、欣旺达、德赛集团、博世集团、法雷奥集团、隆基集团、菜鸟物流等国际知名企业。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上升78.19%;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上升29.10%。其中,消费电子以及光伏硅片检测分选设备的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13.80%和486.65%。
虽然MueTec短期内并不会对公司业绩有明显的积极贡献,但徐一华强调,在公司的业务体系中,半导体设备代表公司的技术高度和壁垒,而这种技术高度也将整体拔高公司的水平,帮助其他事业部更具竞争力;在消费电子的规模优势基础上,未来公司的新能源、半导体和PCB等板块将协同发展。
下一步,“产业智能”将成为天准科技的新战略方向。徐一华告诉记者,这并非“另起炉灶”,而是来自于公司机器人事业部以及自动化事业部的整合,在巩固既有工业视觉设备优势的基础上,以装备为载体,更多凸显公司在软件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在产业智能方向,我们将面向智能工厂、智能网联等产业场景,提供智能生产线、数字工厂、工业物联网、车路协同、无人车、通用AI计算单元等智能化解决方案。”
目前,天准科技针对企业的仓储场景推出了智能仓储产品,并已应用在汽车、医药、消费电子等领域。此外,公司还可为下游客户直接提供智能化、定制化的组装自动化解决方案。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