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13:06 | 来源:新浪财经 | | [科创板]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招股书显示,凌玮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营业务是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涂层助剂及其他材料的销售。
7月16日,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同意了广州凌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凌玮科技”)首发上市申请。据了解,凌玮科技于2016年挂牌新三板,2017年终止创业板上市辅导。2020年3月重启IPO后,直到12月25日获深交所受理,并于半年多时间后首发申请终获通过。
招股书显示,凌玮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营业务是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涂层助剂及其他材料的销售。据悉,公司成立时主营化工产品的贸易,在2009年开始代理德国知名助剂生产商BYK(毕克化学)的涂料助剂,在2013年收购了一家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供应商(冷水江三A)后开始研发、生产、销售纳米新材。凌玮科技此次IPO拟募集资金4.81亿元,将用于年产2万吨超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系列产品项目、总部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018-2020年(下称“报告期”),凌玮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08亿元、3.33亿元、3.5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022.11万元、6585.14万元、8025.52万元。报告期内,凌玮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29%、43.90%和37.22%,其中,纳米新材料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1.07%、52.93%和45.35%;如果不考虑2020年起执行新收入准则,运输费归集科目发生变化的影响,则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29%、43.90%和45.60%,其中,纳米新材料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1.07%、52.93%和56.25%。
虽然已经通过交易所的审核,但报告期内凌玮科技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毛利率水平趋于下滑,不仅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与担忧,而且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销售占比相对较低这一问题也受到深交所的重点问询。
研发费用率不断下滑是本质问题
作为主营业务是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凌玮科技报告期内的研发投入占比较低,基本不足3%,与行业龙头差距较大并低于行业平均,研发投入不足使其创业板定位受质疑,这一点颇为尴尬。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凌玮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745.01万元、1018.22万元及996.4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2%、3.06%以及2.85%。由此可见,除了2019年研发费用率短暂略超3%的达标线外,过去三年,凌玮科技整体研发费用率不足3%,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更是出现同比下滑的趋势。
与同行可比公司比较,凌玮科技的研发费用占比也明显偏低。报告期内,金三江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88%、5.54%和5.34%,超过凌玮科技研发费用率的两倍;确成硅化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4%、4.09%和2.93%,均超过凌玮科技的研发费用率;远翔新材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8%、3.4%和3.17%,也高于凌玮科技的研发费用率。此外,报告期内,凌玮科技所处行业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98%、4.44%和2.85%,高于凌玮科技同期的研发费用率。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研发费用率不断下滑相伴的是报告期内凌玮科技毛利率也出现明显下降,这使得外界对公司研发投入不足进而影响盈利能力的预期正逐渐成为现实,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承压。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报告期内,凌玮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29%、43.9%和37.22%,其中,新材料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1.07%、52.93%和45.35%,下行趋势显而易见。
对此,凌玮科技在招股书中提示了风险:“如果未来出现公司产品技术优势减弱、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供求形势出现重大不利变化、采购成本持续提高或者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等情况,将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
作为一家科技型公司,毛利率叠加研发费用率的不断下滑,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或是致命的因素。数据显示,2018-2020年,凌玮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08亿元、3.33亿元和3.5亿元;2020年,公司营收增速仅为5.29%,比2019年8.12%的同比增速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
实际上,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基于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销售占比相对较低这一问题,要求凌玮科技结合公司研发费用率、核心产品销售占比较低等分析公司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由于非自产产品占比较高,凌玮科技目前还面临与创业板定位不符的问题。
由此可见,毛利率下滑并不仅仅只是业绩问题,核心产品销售占比较低凸显凌玮科技在研发投入等软实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从提升自产产品收入占比考虑,还是从提升毛利率水平出发,凌玮科技必须要加大对研发领域的投入。但公司毛利率和研发投入并未出现实质性改变,这不得不使监管和投资者都对凌玮科技创业板属性这一本质问题产生合理的质疑。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