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1:19 | 来源:华夏时报 |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认养一头牛起步是在2014年,以互联网渠道起家。从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来看,相较于境内同行业上市公司,认养一头牛在2021年的销售规模超过多数区域性上市乳企,仅次于伊利...
在乳企密集释放上市消息背景下,新锐乳企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认养一头牛”)上市进展引人注目。1月12日,证监会发布《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下称“反馈意见”),就认养一头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提出48条包括规范性、信披等在内的待解答问题。
此前在2021年7月初,认养一头牛的A股IPO上市申请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国内乳业竞争激烈,市场仍处于伊利、蒙牛“两超”、若干地方乳企“多强”的竞争局面,以认养一头牛为代表的新锐乳企提速上市,是否能借力资本力量突出重围尚待观察。
待解疑问
认养一头牛起步是在2014年,以互联网渠道起家。从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来看,相较于境内同行业上市公司,认养一头牛在2021年的销售规模超过多数区域性上市乳企,仅次于伊利股份、光明乳业、新乳业及三元股份等大型乳企。
在产品销售方面,我国乳制品企业通常以传统商超为销售终端,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而常温乳制品因具有产品标准化程度高、购买消费频繁、保质期相对较长、常温物流配送等特点,较适合线上销售,在近年来电商与物流蓬勃发展背景下,以认养一头牛为代表的新兴乳业品牌,抓住了突破线下传统渠道限制的市场机会快速崛起。
据了解,认养一头牛销售模式分为公司线上直营、线上平台销售-统一入仓、线上平台销售-公司直发、线上平台销售-平台自营及线下销售。从去年七月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来看,2019年—2021年,认养一头牛线上销售收入分别为5.3亿元、12.46亿元和1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62.30%、77.5%和 77.67%。
证监会在1月12日的反馈意见中提及,需认养一头牛补充披露各类销售模式下产品定价策略、方法,不同模式下报告期内销售价格情况等。此外,反馈意见还提及,认养一头牛各类型销售模式均涉及线上销售,需补充披露是否存在同一平台内多个网店销售发行人同类产品情况,是否存在竞争,价格是否存在差异、如何采取相关措施避免恶性竞争等等问题。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度,认养一头牛营收分别为8.65亿元、16.5亿元和25.66亿元,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72.27%。证监会在1月12日的反馈意见中也提出反馈意见称:“结合量价及行业竞争格局、发行人产品市场竞争力及份额等,分别从不同产品类型、不同销售模式角度分析披露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发行人产品量、价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一致,业绩大幅增长是否合理、是否真实、是否可持续。”
此外,反馈意见还提及,需要认养一头牛补充披露认养奶牛相关业务模式的具体情况;各股东与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对赌协议或类似安排是否已真实、彻底解除等等相关问题。按照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认养一头牛需在30日内对问题逐项落实并提供书面回复和电子文档。如在30日内不能提供书面回复,需提前10个工作日提交延期回复申请。如未能按期提交反馈意见,证监会将予终止审查。
对于证监会发布的一系列反馈意见,认养一头牛方面在1月14日晚间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认养一头牛正处在IPO阶段。2022年7月5日认养一头牛主板IPO申请获证监会受理。根据IPO审核规定及流程,证监会依例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提出反馈意见。公司方面会依照证监会审核要求就上述问题予以反馈回复。”
乳企争相上市
不止是认养一头牛急于冲刺资本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乳制品行业IPO声音迭起,但在去年消费低迷大背景下,即便是成功上市,乳业资本故事也并不好讲。
以原奶企业澳亚集团为例,其赶在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30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发行价6.40港元/股,不过上市首日即破发。截至1月13日,澳亚集团上市以来股价跌幅达6.25%,总市值不及50亿港元。此外,去年5月20日在深交所上市的阳光乳业,发行价9.46元/股,尽管上市初期连获多个涨停,去年6月2日更是冲高至32.1元这一历史高点,不过,从去年6月2日至今年1月13日,其股价跌幅已超40%,总市值不及50亿元。
从行业现状看,国内乳制品行业起步较早,先后经历了质量危机、行业洗牌、转型调整等发展阶段,已发展成较为成熟的食品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已形成了少数全国性乳企、数个区域性乳企以及众多地方性乳企并存的市场格局。其中,全国性乳企的典型代表为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此外,区域性乳企和地方性乳企的典型企业为光明乳业、新乳业、三元乳业及一鸣食品等。
在伊利和蒙牛两大全国性乳企拿下行业将近半壁江山、其它几家区域乳业强势进击情况下,对于一众中小乳企来说,要想在大小巨头的夹缝中成长,借力资本市场成为一线希望。
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排队IPO、释放上市声音的乳企不在少数。菊乐股份在去年8月披露招股书第四次冲击上市,山西大同乳企牧同科技也透露了寻求北交所上市声音、挂牌新三板的骑士乳业此前正式宣布将转板北交所、宜品乳业也在去年年中召开了IPO战略研讨会、温氏股份在去年11月回复投资者关于分拆温氏乳业上市进展时也透露:“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现已完成企业股份制成功改制,目前尚未有进一步进展。”此外,包括完达山、卫岗、辉山乳业等在内的区域乳企的上市计划,也一直被市场所关注。
对于2023年乳企上市前景,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1月14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考虑到宏观经济、消费低迷等因素,2023年相关部门对于乳企上市的门槛可能会给予放宽,原因是这些企业毕竟在地方农牧业振兴发展当中还是有作用的。此外,他认为,区域性乳企还是会积极上市,因为不上市没有出路,只有上市才能吸纳一些资金,维持企业发展。
在宋亮看来,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中小乳企2023年将会面临的更大的生存压力,尽管疫情解封,以及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出台,但整个消费情况目前来说还不容乐观,中小乳企还会面临着艰难的生存考验,“这一轮肯定还会进一步淘汰一些企业。”宋亮表示。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