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14:36 | 来源:电鳗快报 |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电鳗财经》了解到,过去十余年,赵丰在科技及高端制造产业建立了广泛的行业资源和项目来源,拥有深厚的投资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能够凭借这些优势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有效...
《电鳗财经》关注到,达利凯普(301566·SZ)或将迎来“换帅”。2月17日,达利凯普公告,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5年2月16日审议通过《关于免去相关董事职务的议案》《关于补选非独立董事的议案》,董事会同意提请股东大会免去刘溪笔女士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及补选赵丰先生为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上述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根据公告,在上述“一免一选”两议案表决中,董事会的9名成员中只有1张反对票。据悉,唯一的反对票出自被免去董事职务的刘溪笔之手。根据公告,刘溪笔虽然在董事会上陈述了其对公司的贡献等诸多理由来反对议案,但其他8名董事并未同意刘溪笔的意见。
在上市公司决策进程中,董事会成员投出反对票实属正常现象,这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多元意见碰撞与审慎决策的体现。根据相关规定,一旦刘溪笔的董事职务被免去,基于任职资格的关联性与递进性,便不再具备担任董事长的基本条件。
达利凯普的公告出炉后,引发外界猜想。业内人士预期,按照常规流程,达利凯普或将换帅,董事长将由补选董事人选的赵丰担任。
站在外部视角,外界的关注聚焦于:究竟谁更具备引领上市公司开拓更为广阔发展空间、重回稳健增长态势,推动股价回升,进而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
而从2024年三季度看,达利凯普业绩较为疲软,同时,二级市场表现欠佳,既不契合其行业龙头地位,也难以令投资者满意。着眼于未来,已经上市的达利凯普需要抓住行业机会,更加跃升一个台阶,实现业绩的稳健增长。
《电鳗财经》了解到,过去十余年,赵丰在科技及高端制造产业建立了广泛的行业资源和项目来源,拥有深厚的投资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能够凭借这些优势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有效整合资源。因此,投资者对达利凯普董事长变更后赵丰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格局与积极变化寄予厚望。
职业经理人或将身退,实控人接棒新征程
依据相关公告,赵丰为丰年致鑫实际控制人,并通过丰年致鑫间接控制达利凯普40.17%股份的表决权,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而刘溪笔是丰年致鑫实控人提名委派至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根据公开信息,刘溪笔曾任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部高级审计师、丰年永泰投资部高级投资经理、丰年致鑫董事长。作为丰年资本的高级投资经理,刘溪笔被提名委派到达利凯普任董事长,2018年10月至今任公司总经理。
对于刘溪笔来说,由于其在达利凯普的贡献,成为股权激励的最核心人员,并最终持股3.59%即1434.39万股,如今市值也高达2.2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刘溪笔向达利凯普增资之时,因个人自有资金有限,其参与股权激励的大部分是由丰年永泰和赵丰提供借款。达利凯普上市前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提及,刘溪笔与丰年永泰、赵丰均已签订借款协议。
上市之后,从2024年三季度看,达利凯普业绩疲软,随着达利凯普步入上市后的新阶段,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上市公司对提升竞争力、拓展增长空间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也亟需更多优质资源的支撑。在此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求与战略方向已然发生深刻转变,对管理层的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也提出了全新要求。但从达利凯普的业绩下滑与股价持续低迷来看,刘溪笔并未将达利凯普带向新的高点。
根据达利凯普披露的赵丰简历以及公开信息,赵丰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在科技领域拥有深厚的产业资源,在管理上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和大量实践。
业内人士指出,赵丰丰富的科技产业投资经验及企业管理经验,能够精准洞察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潜在机遇,可以更好地赋能达利凯普之后的发展,推动公司迈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从董事会投票情况来看,赵丰的能力也得到了董事会成员的高票认可。
业绩股价齐陷疲软,破局箭在弦上
《电鳗财经》了解到,达利凯普的射频微波MLCC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五位,在国内位居第一位。但在业绩与股价表现层面,达利凯普这家行业龙头企业并未呈现出契合其地位的亮眼数据。
依据达利凯普发布的定期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8.0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1.05%。
在二级市场上,达利凯普“高开低走”,2023年12月29日上市首日较发行价上涨225.73%,总市值115.96亿元。然而,截至2025年2月14日收盘,公司股价为15.48元,总市值61.9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24日起,资本市场整体上扬,不少行业龙头企业股价强势反弹,甚至有多家龙头企业突破历史高位。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刘溪笔担任董事长期间达利凯普股价长时间在低位横盘震荡。这种疲软的表现难以令广大投资者满意,他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表现出了担忧。在此背景下,达利凯普急需破局者,由董事长等人事变更开启破局之路,已箭在弦上。
另一方面,根据行业报告,中国MLCC市场空间广阔,有约700亿元的市场。国内每年消耗全球60%至70%的MLCC,其中,中国自主产品仅占10%的份额。这意味着,如果中国企业的产品能够替代进口MLCC,至少有6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面对产业深度变革带来的市场扩容,以及全球更广阔的市场,达利凯普亟需一位具备丰富管理经验、拥有更为开阔战略视野的董事长,引领公司把握机遇、稳健前行,继而带领公司走出业绩与股价的低谷。
此次,达利凯普董事会审议通过免去刘溪笔董事职务及补选赵丰为非独立董事的议案,为接下来的董事长变更埋下伏笔。
同时,投资者也期待新董事长能带领全新的董事会,凭借稳健的经营策略与亮眼的业绩表现,推动公司重回健康发展的正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投资者创造更为丰厚的价值回报。
未来随着行业市场空间的逐步释放,及“新掌门”的到来,达利凯普的业绩有望走上新台阶,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值得期待。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