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小时光:王海歌的百万公益面跨界爱心传递

2025-04-29 10:43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侠名 | [财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五一劳动节前夕,山西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的澳涞山庄迎来全新文化地标——由华鼎奖创始人王海歌匠心打造的“奋斗者小时光”面馆正式开业。这家以24小时不打烊服务和每...

五一劳动节前夕,山西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的澳涞山庄迎来全新文化地标——由华鼎奖创始人王海歌匠心打造的“奋斗者小时光”面馆正式开业。这家以24小时不打烊服务和每日100碗免费面致敬劳动者的特色面馆,将传统面食文化与奋斗精神深度融合,成为“中国最美山庄”的人文新名片。

十年匠心打磨,一碗面承载奋斗情怀

作为文化行业领军人物,王海歌对山西面食文化有着深厚情结。自2010年起,他走遍全国寻味,历时十余载将山西刀削面的劲道、重庆小面的麻辣、河南烩面的醇厚等九种经典面食工艺融会贯通,以“面食承载奋斗精神”为核心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面食菜单。而这份对一碗面的执着,早在他少年时期便已埋下种子。

少年时期的王海歌家境并不宽裕,为求学寄宿在离家较远的学校。那时的他痴迷阅读,常常省下吃饭的钱用来买书,一日两餐仅靠学校旁面馆售价八分钱一个的烧饼果腹,久而久之成了店里的常客。面馆伙计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会在他买烧饼时额外赠予一碗面汤。清澈的面汤里漂浮着零星葱花,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少年的眼镜片,却暖透了他的胃和心。

在某个飘着鹅毛大雪的元旦,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颊,王海歌如往常一样去买烧饼,却被伙计热情拦住:“老板要请你吃顿饭,谢你常来照顾生意!”推开门,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摆在桌上,两碟清爽小菜点缀其间。面馆老板是位六十多岁的退休老人,曾在省城工作,退休后开了这家面馆。老人拉着他唠家常,询问学业与生活,笑着叮嘱:“你是我们这儿最实诚的主顾,可得多来!”

那碗面条的滋味,成了王海歌记忆中最温暖的味道。面条筋道弹牙,汤汁浓郁鲜香,下肚后浑身暖意升腾,更让他懂得了平凡生活中的善意与温暖。雪夜归途中,踩着厚厚的积雪,少年心中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开一家面馆,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时刻,王海歌与几位新结识的朋友相聚河北正定。众人谈及梦想时,他道出了深藏心底的面馆情结。彼时电视里正播放“最美奋斗者”表彰新闻,有人灵机一动:“叫‘奋斗者小时光’咋样?”这个饱含情怀与力量的名字,就此成为承载梦想的品牌标识。

从疫情挫折到峡谷新生,匠心终成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原定于2020年1月开业的首家门店,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被迫搁置。面对前期投入付诸东流,王海歌带领团队在困境中坚持:通过视频会议优化产品工艺,研读专业书籍提升经营理念,在静默期默默积蓄力量。

直至遇见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这个拥有独特自然风光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最美山庄”,与“奋斗者小时光”的精神内核完美契合。团队在此精心筹备,从桌椅摆放、菜单设计到服务细节,每一处都凝聚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最终促成面馆的华丽绽放。

暖心服务彰显人文关怀,打造峡谷文化地标

“奋斗者小时光”面馆不仅在产品上精益求精,更以暖心服务传递对劳动者的敬意。门店推出24小时不间断营业服务,被游客亲切称为“一碗贴心面”;同时,每日为劳模、军人及写生画家等群体提供100碗免费面,年预计送出36,500碗,以超百万元投入践行社会责任。

开业当日,面馆内热气蒸腾,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山水间吃一碗热面,还能感受到满满的人文关怀,这趟旅行太值了!”一位游客感慨道。未来,“奋斗者小时光”将继续扎根澳涞山庄,以匠心面香为媒,传递奋斗精神,成为太行山大峡谷中温暖人心的文化地标。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4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