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巨亏42亿 民航业面临洗牌与变革

2025-05-20 09:27 | 来源:电鳗快报 | 作者:电鳗号 | [财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电鳗财经》关注到,中国东航曾经的航空业巨头,如今却深陷亏损的泥沼。中国东航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16.11%,归属净利润为-4...

        《电鳗财经》电鳗号 / 文

        在航空运输这片广袤的蓝天之下,各大航司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境遇,宛如冰火两重天。相关媒体报道称,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和海航控股四大航司均处于亏损。其中中国东航以巨亏 42 亿的惨烈态势垫底。而与四大航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家民营航司却逆势盈利,在行业的寒风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电鳗财经》关注到,中国东航曾经的航空业巨头,如今却深陷亏损的泥沼。中国东航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16.11%,归属净利润为-42.26亿元。

        在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公司指出2024 年,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民航客运市场稳步增长。公司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枢纽中转能力,积极调整航线结构,强化全流程服务管控,深化营销服务机构改革,加强业财融合和成本管控,生产经营稳步提升,完成运输总周转量 252.50 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 1.4 亿人次,分别同比增长 36.32%和 21.59%,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减亏。但受行业竞争加剧、公商务出行需求不足、油价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 2024 年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相关媒体报道称,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华夏航空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业内人士指出这三家民营航司,它们能够在逆境中实现盈利,绝非偶然。民营航司向来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著称。在航线布局上,它们或许没有四大航那般庞大的网络,但却能精准地瞄准那些具有潜力的细分市场,如一些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航线,或是商务往来频繁但被大型航司忽视的小众市场。在成本控制方面,民营航司更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它们没有四大航那样庞大的机构臃肿之困,能够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从飞机的选型、机组人员的调配到地面服务流程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精打细算,力求将成本降至最低。

        这种亏损与盈利的巨大反差,也为我们揭示了航空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航司们不能再单纯地依赖规模和市场份额来取胜。四大航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运营模式,思考如何在保障安全和服务品质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销售效率,摆脱对传统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的过度依赖。而民营航司的盈利,则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借鉴范例。它们证明了,即使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只要找准定位、精准发力、严格控制成本,依然能够在航空这片蓝天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盈利空间。

        然而,无论是亏损的四大航还是盈利的民营航司,都不能放松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关注和应对。四大航虽处困境,但底蕴犹存,若能痛定思痛、积极变革,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广泛的资源,仍有可能重回盈利轨道,重拾昔日辉煌。而民营航司也不能因一时的盈利而沾沾自喜,需持续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在这一轮航空业的洗牌与变革中,亏损与盈利只是暂时的结果,关键在于谁能更快地适应变化、更好地把握机遇、更有效地应对挑战。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4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