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15:06 | 来源:澎湃新闻 | | [电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教育消费者方面,电商企业可谓前赴后继、不遗余力,才创造出眼前这消费盛世。
当卖货无处不在的时候,离无处可买也就不远了。
当你打开淘宝、京东等货架式电商App,满眼都是“李佳琦直播间同款”;当抖音和快手上的卖货视频多到喧宾夺主;当你成为一个资深直播电商观众,不用动脑子都能猜到当晚的美妆、零食和手机等商品如何排片、依次上架;当头部品牌终于“卷不动”,算不清直播带货这笔账到底赚还是亏;当中小卖家早就不相信花钱买来的流量和所谓的流量转化率;当几乎所有平台消费类App都在植入直播功能……
此时,互联网电商平台会骄傲地说:人们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消费任何商品。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买买买已经充斥手机屏幕时,也正是人们无所适从的时候。
其实,不是消费者的荷包被掏空,而是你我的生活时间线被填满。
在教育消费者方面,电商企业可谓前赴后继、不遗余力,才创造出眼前这消费盛世。20年前,支付宝横空出世,让犹犹豫豫的买家笃定地下单,而不用担心从网上买回来的东西出问题怎么办;京东自建的超级物流体系让电商消费者不用再搓手顿足地期盼,而是体会到朝发夕至的零售速度;拼多多的极致社交红包玩法,让人肾上腺加速分泌的同时,也明白了99%和100%从数学上来说可以相距无限遥远;生鲜电商敢于与每天四点起床进货的千万小摊贩叫板,要让人们彻底省下每天买菜的时间;直播电商明明就是电视直销的升级版,但却硬是让年轻人走上了爸爸妈妈们曾经走过的路,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只要靠手指,另一个还得打电话……
互联网让许多人变得太擅长于消费了,躺在沙发上,动动手指就能装满一个又一个购物车。也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消费者们又一下子整不会了,茫然间不知道618该买点啥,想不出在直播间还能下哪个单。
超量电商消费流量、资源和信息供给,让消费者暂时患上了电商消费“厌食症”。
消费者被过度教育后,消费行为则被结构化。结构化的意思是,被春节、圣诞新年、双11、618等节点过度解构并固化的消费习惯——非打折不买,买完一次一年都用不完。消费者不知何时养成了更经济、周期性的消费习惯。
十几年前,最让阿里云头疼的是,如何应对每年双11如惊涛骇浪般的购物流量;十几年后,淘天集团要回答的是除了消费节的300多天里,该如何让消费者买起来。于是,生鲜电商、即时零售反倒成为仅剩的高频消费场景,即便竞争再惨烈、再烧钱,互联网巨头都无法拒绝“参战”。老百姓的消费场景并不复杂,剩下的只有这些了。
直播带货曾被认为是填补365天的最佳选择,由带货主播引导出的新需求、冲动型的买单,都让整个电商市场看到了巨大的增量。然而马太效应带来的行业洗牌,头部品牌商疯狂借助流量风口杀价冲销量,头部主播不断虹吸平台流量,与此同时直播带货还迅速完成了从牙签到房产的全品类覆盖。这意味着,直播带货完成从价格、流量到品类的“三探底”,直播电商“又满了”。
那么破局之道在哪儿呢?阿里和京东等不约而同地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小卖家,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创新的源泉或许来自如繁星般的中小卖家,曾经“二八效应”之下,只剩下“二”,早已找不到“八”,如今一场所谓海量“低线品牌”向少数“高线品牌”的包围和反围剿正在悄悄萌发。
至于战况如何,谁也不敢断定。到底该如何回归中小卖家?如何回归用户?电商平台的实践者们暂时还没拿出清晰的战略。也许真的就像武侠小说里常常描写的,最顶阶的武林秘籍常常就藏在看似普普通通的人或地方那里。
电商市场需要超预期的创新,一次来自马云用望远镜也看不到的远方的创新。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