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制度激发创业热情 科学家精神为科创板“注能”

2022-11-23 11:16 |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作者:侠名 | [科创板]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大批关键技术攻关者从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走上科创板的舞台,依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技术、产业和资本的深度融合。立足新发展阶段,科创板公司坚守“科技报...

        如何让“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与“第一动力”形成最大合力?作为科创企业的集聚地,科创板以一系列创新制度为科技、人才和创新的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掀起科学家创新创业的浪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进入“黄金时期”。

        一大批关键技术攻关者从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走上科创板的舞台,依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技术、产业和资本的深度融合。立足新发展阶段,科创板公司坚守“科技报国”的初心,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以实际行动扛起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大梁。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开板三年多来,科创板加速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集合,已成为科学家创新创业的热土。科创板实控人、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等“关键少数”呈现出“高学历”和“硬科技”的鲜明特征,不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掌舵人,还是科技创新的带头人。

        据统计,已上市的科创板公司中,超六成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其中,既有来自海内外顶尖高校的教授学者,也有长期深耕行业的技术专家。近四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的公司超过120家。科创板公司汇聚核心技术人员超过2700人,平均每家公司拥有6名核心技术人员。

        从高校科研团队到半导体设备骨干企业,再到科创板上市公司,华海清科的创新发展之路是一段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缩影。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路新春自2000年起,即带领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开始CMP(化学机械平坦化)基础技术研究。2014年,华海清科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12英寸CMP设备商用机型,解决了“卡脖子”难题。

        另有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从科研院所转制而来,有效带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背靠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超导自主研发了NbTi锭棒到线材的全流程生产技术,成长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低温超导线材生产企业,以及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

        从夯实人才到携手研发

        与此同时,科创板依托资本市场制度创新、平台优势,加大科创人才培育,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数据显示,科创板现已汇聚超过16万人的研发人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两成,平均每家公司拥有361名研发人员。中国通号、奇安信等29家公司研发人员逾千人。

        为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71家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后推出357单股权激励计划,覆盖员工超过7万人。其中,希荻微等10家公司激励对象覆盖员工总数90%以上,基本实现全员持股;乐鑫科技、中微公司上市3年内已分别实施了4期和2期股权激励,逐步形成常态化激励机制。

        另一方面,科创板优势资源反哺基础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据统计,超三成科创板上市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

        如交控科技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设立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丰台轨道交通前沿研究联合基金”,共支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的107个项目,完成验收项目31项,共同开展10余项技术的合作开发。

        再如,悦康药业基于心脑血管注射剂精细化制备技术平台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研究的“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的发现与研究”项目,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亚辉龙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北大-亚辉龙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联合实验室”,进行肝病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诊断技术开发。

        从源头创新到自立自强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科创板的创新沃土上,也涌现出一批攀登科技高峰的科学家和“硬科技”企业。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龙芯中科总设计师胡伟武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CPU“龙芯一号”。国产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创始人张国良立志“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

        “我们敢说,有底气、有能力让祖国用得起、供得上。”科德数控董事长于本宏的“豪言壮志”,缘自公司勇闯科研“无人区”的信念,与在我国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和外资对垒的“尖兵”地位。回忆核心技术攻关期,于本宏说:“整个团队进三步退一步地坚守,最终实现了五轴联动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主可控和规模化的进口替代。”

        从无到有研发一款新药,几乎“九死一生”。科创板创新药企业始终坚持源头创新,力图打破国内以往以仿制药为主的格局,填补国产新药空白。

        以微芯生物为例,公司核心产品西格列他钠的成功研发与获批上市打破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难以对因治疗的长期困境。公司董事长鲁先平表示:“西格列他钠从研发到上市走了16年,见证了中国创新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科学假设到作用机制,都是一个真正的原创新药。”

        荣昌生物创始人房健民及团队历经13年打磨出2款重磅新药,其中泰它西普是全球首款、同类首创新型融合蛋白产品,已正式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2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