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风光不再!利率几乎腰斩,部分大额存单利率与普通存款一致

2024-01-25 14:09 | 来源:华夏时报 | 作者:侠名 | [资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目前来看,稳息差将仍是银行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中信建投(22.820,0.06,0.26%)的一份研报预计,受到存量按揭重定价、LPR下调等因素影响,银行业息差筑底期再度拉长,2024...

        “三年前大额存单利率将近4%,目前利率水平只有之前的一半了。”1月22日,家住北京的张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2021年初,张先生在一国有大行购买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3.97%,如今产品已到期,想再次购买该银行大额存单却发现利率几乎腰斩。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时了解到,目前国有大行大额存单产品利率优势甚微,其中工商银行(4.990, 0.02, 0.40%)、建设银行(6.680, 0.04, 0.60%)、农业银行(3.790, 0.04, 1.07%)等大额存单3年期利率均为2.35%,与其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相同。

        “现在应该不用抢了,我们网点几乎没有客户买。”一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两年及以上期限相当于没有大额存单,因为20万元起存与50元起存的产品利率一样。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大额存单起点金额高、期限相对较长,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主要是为了降低负债成本。为保持息差基本稳定和利润合理增长,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性,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压降负债成本,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大额存款利率优势甚微

        今年以来,国有大行对大额存单的态度明显发生了改变,在“减量”的同时,也不断调整大额存单利率,目前多家国有大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与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相同,此外部分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与普通定存相差无几。

        1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工商银行手机APP上看到,该行20万元起存2年、3年利率分别为1.9%、2.35%与该行整存整取利率相同,6个月、1年期利率1.7%、1.8%,比同期限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略高0.1%。

        此外,一款300万元起存的“高端”大额存款产品,3年利率也仅为2.35%。

        “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完全一样,两年及以上期限相当于没有大额存单。”工商银行北京一支行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万元起存与50元起存的产品利率一样,短期6个月和1年的大额存单利率略高一些,但咨询的客户也很少。

        本报记者注意到,在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同样为2.35%。

        一名建设银行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3年期利率都一样,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后也是2.35%,但3年期大额存单门槛为80万元人民币。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也一样是1.9%,6个月为1.7%。

        农业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分为20万起存与100万元起存,利率均为2.35%。20万元起存一年期利率为1.80%,2年期100万元起存利率1.90%。

        此外,部分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也表示,大额存单已经没有明显的利率优势。

        “就差一点,大额存单还得预约,很多客户就直接买定期存款了。”一名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其所在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仅比定期存款利率高0.05%。

        上述客户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任务是推动低成本存款,以短期存款为主,不鼓励存长期。此前,其所在支行收到通知,让各机构提高一年期定期存款销售的重视程度,推动低成本存款增长。

        “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缓解息差压力。”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些客户通过大额存单提前锁定较高利率,显然增加了银行的负责成本。从长远看,在经济下行周期,各类资产价格下降,投资收益下滑,存款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

        存款定期化加重息差收窄压力

        实际上,为了缓解息差压力,2023年内商业银行启动了三轮“存款降息”,国内主要银行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年内累计下调达65bp。

        然而,尽管利率不断下调,存款定期化趋势愈依旧明显,尤其国有大行的存款规模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定期存款增长迅速。

        12月份M2与M1剪刀差为8.4%,继续处于年内高点附近。有专家提出,M1同比低于常年水平,M2-M1“剪刀差”维持高位,也反映定期存款占比偏高。

        人民银行公布的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四大国有银行,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个人定期储蓄存款26.74万亿元,单位定期存款12.75万亿元。

        而截至2022年末,个人、单位定期存款分别为21.58万亿元及7.95万亿元。

        以上述数据计算,2023年末,工行、建行、农行及中行合计个人定期存款同比上涨23.9%,单位定期存款同比上涨60%。

        显然,负债端存款定期化使银行存款平均付息率上升,加重了息差收窄压力。

        兴业研究宏观高级研究员何帆分析道,在定期存款利率和活期存款利率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的占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平均存款成本大约上升2bp。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较去年同期的1.94%下降0.2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

        关于存款定期化的问题,一国有大行高管曾提到,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是由于经济恢复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当前国内居民消费仍有待恢复,民间投资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工商企业生产资金和个人理财资金的存款化、定期化趋势还将保持一段时间,但预计将有所好转。

        目前来看,稳息差将仍是银行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中信建投(22.820, 0.06, 0.26%)的一份研报预计,受到存量按揭重定价、LPR下调等因素影响,银行业息差筑底期再度拉长,2024年上半年,大部分银行息差仍有下行压力。

        该研报中指出,对于按揭贷款重定价,假设一半在1月份重定价,其余在剩下的11个月平均重定价,预计按揭贷款重定价幅度为-10bps(基点)。根据测算,LPR重定价预计将影响上市银行净息差2个基点左右,其中对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影响分别为2.8个基点、1.7个基点、1.7个基点、1.4个基点。

        自2023年以来,“调整存款利率”就已成为银行业缓解息差压力,稳定收益的重要措施,也是银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而大额存单利率较高,势必会增加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因此昔日“揽储利器”,如今在国有大行的发展中黯然失色了。

        此外,多名受访者也提到,在稳息差方面,提振市场信心和提高有效融资需求是重中之重。

        “应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充分满足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中国民生银行(3.880, 0.05, 1.31%)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优化民间融资环境,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呵护好民营企业创业发展的激情,以此扭转民间投资增速放缓趋势。同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市场主体提信心添活力。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4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